第二章
chap_r(); <er top">一
MRI实验室里,本顿·韦斯利正透过一层耐热玻璃观察他的病人。光线很暗,周围平台上一整排屏幕闪着光,他的手表放在手提箱上。他觉得冷。在认知神经显影实验室里连续待了几个小时,感觉骨头都凉了。
今晚的病人是以身份证件号码被送进来的。不过他有名字,巴吉尔·詹雷特,一个三十三岁略显焦躁但相当狡猾的强迫性谋杀犯。本顿避免用“连环杀手”这个词。它被用得太泛滥了,除了含糊地暗示某个作案者在一定时间内谋杀了三四个人之外,可以说没有其他任何意义。“连环”这个词意味着事情接连发生,却无法反映暴力犯罪者的动机和心理状态,而巴吉尔·詹雷特铆着劲儿杀人的行为是被迫的,他停不下来。
给他作磁场强度为地表六万倍的3-tesla MRI仪的脑部扫描,是为了检查他大脑的灰白质是否正常,以及触及重要问题时它会产生什么变化。在临床谈话中,本顿问了他好几次为什么。
“我要见她,就这样。我非见到她不可。”
“一定得在那一刻,马上?”
“不能在街上。我会跟踪她,直到我想清楚,想出个计策来。老实说,我盘算得越仔细,结果越令人满意。”
“跟踪和盘算需要花多长时间,你能说个大概吗?几天,几小时,几分钟?”
“几分钟,也许几小时,有时候几天。不一定。那些愚蠢的贱人。我是说,换成是你,明知道自己被绑架了,还会乖乖坐在车里,不想办法逃走吗?”
“她们是这样的吗,巴吉尔?她们只是坐在车里,没有设法逃走?”
“只有最后两个逃走了。你知道的,我就是因为她们俩才进了这里。她们原本不会反抗的,可是我的车突然出了故障。真蠢。如果是你,你是宁愿立刻在车里被杀死,还是等我带你到秘密地点再看看?”
“你的秘密地点在哪里?都是同一个地方吗?”
“都怪我的车突然坏了。”
<er h3">二
到目前为止,巴吉尔·詹雷特的大脑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小脑后部有些异常,有个直径大约六毫米的囊肿,可能会稍微影响他的平衡感,仅此而已。真正严重的是他大脑的运作方式必定有问题,否则,他也不会成为“掠食者”计划的研究对象了,当然这一结论他自己恐怕不会认同。对巴吉尔来说一切都只是游戏,他自认为比爱因斯坦更聪明,是全世界头号天才人物。他对于自己做过的一切从没有一丝愧疚,还坦言只要有机会他会杀更多女人。不幸的是,巴吉尔相当讨人喜欢。
MRI实验室里的两名狱警带着困惑和好奇,透过玻璃盯着那道七英尺长的管道,它的入口在离扫描仪较远的那一端。他们穿着制服,但没有带枪。这里不允许携带任何枪械。任何金属器具,包括手铐脚镣,都不准带进来。巴吉尔只在脚踝和手腕上套着塑料软铐,躺在扫描仪里的平台上,聆听着无线电波脉动的振荡、撞击声,那声音就像通过高压电线传来的地狱之音——这只是本顿的想象。
“记住,下一个是色块。你只要说出是什么颜色就行了。”神经心理专家苏珊·连恩医生冲着对讲机说,“不,詹雷特先生,请不要点头。记住,你下巴上贴的胶布就是为了提醒你别乱动。”
“10-4”巴吉尔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出。
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本顿有些不安。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数月。他担心的不是巴吉尔·詹雷特会在麦克连医院优雅古老的砖墙内突然发狂,把眼前的一切变为杀戮场,而是担心这项研究恐怕难逃失败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