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加入会员
的锁链孔各打了一个蝴蝶结。
两边的锁链孔都缠上绷带之后,我还退后了两、三步确认一下。“秋千小子”受了伤的双手,被包扎了之后,看起来又像是在快乐地等待着能和小朋友玩乐的日子。
我走回丹绪站的地方,要她看着秋千。
“你看,你受伤的地方已经包上绷带了喔!你不觉得已经止住血了吗?”
丹绪进入了令她恐惧的公园内,对秋千望了一眼。像是在看着不可思议的东西一样,眨了好几次眼,慢慢地走近秋千。
她把手伸向包在锁炼上的白色绷带,用手指触碰了一下,轻柔地抚摸着,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小笑,这个很好,总觉得松了一口气。伤口被包扎了之后,感觉像放下一块大石头了(sukkarui)。”
“sukkarui”在长崎的壹岐方言中,是表示如释重负的意思。
我很直觉地想着:外头的景色和心中的情境,似乎已联系在一起了……。
大家好,我是丹泽。关于一系列提到俱乐部的部分,都由这个专栏管理。
虽然这和我要向各位报告的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我想作些补充,请让我来作个简短的报告吧!
小笑所说的“秋千小子”是在战时写下的童话故事,据说也因为这样,作家以批判政府的罪名被逮捕,而且还在被移送的东京拘留所中死去。
战后,他写书的事被世人重新评价,现今“秋千小子”已成为镇上小学等教育机关所使用的教材。在各地盛行观光热潮时,默默无名的这个小镇中,也开始介绍一些被誉为镇上之光的人物或地点,据说还做了石碑像放在公园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名字渐渐被淡忘,在小笑要做这个报告的时候,其实我早也淡忘了。
现在的我,很幸运地有了孩子,两个小男生都在镇上的小学念书。
当然,我的孩子们对这位作家完全没有印象。在拘留所死去的这件事虽然受到重视,但据说被当成是反乡土爱的人物,所以那个石碑像很早之前就被撤走了,只剩“秋千小子”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不过前几天听我们家的孩子说,这故事的作者已不详,而且内容好像也有点改变。
说到这里……,还记得故事中有提到用秋千的双手作成的zha弹,击在外国公园游玩的小朋友身上、喜欢小朋友的秋千小子因此而变成加害者的悲剧吧?
之后改编的故事让这样的场面消失了,变成秋千小子最喜欢的小朋友们先是受到敌军的攻击而受重伤,于是怒火燃烧的秋千小子进而伸出它的双手,勇敢地向敌军反击。
至于当时敌军那方的小孩子,及孩子们开心地在公园玩乐的事完全都没有提到。
关于把这种站在无心加害者的立场来加重其悲剧性的表达方式拿掉,改成强调自己所受伤害程度的写法,我和好朋友去学校打听了之后,才知道从老早以前开始就都是这个样子了。于是,我们挖出一些较老旧的文献,开始动笔试写原版的故事,为此我们几个好朋友还互相传着文献影印本,或用电子邮件来互传。
从小笑那里来的报告,在这里就会按着时间顺序排列。
我也会把“绷带俱乐部”其他成员所作的近况报告附加上去,然后以我个人的见解来思考。
当时的各种内心话也都可以附上来,所以请随意地寄给我吧!
以上是丹泽.……喔,不,是丹绪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