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携手合作
解他的思维方式。
柏皓霖打定主意后,拔通了赵署长的电话。
在听了柏皓霖简短的说明后,赵署长沉默了,柏皓霖知道他的想法,建议道:“赵署长,我在想如果这是一场恶作剧,对警署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浪费,”他当然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到破案率的问题,“而如果本市真的出现了连环案,一旦闹大,对警署、署长都会有负面影响。”
“这事只有几人知道,怎么会闹大?”赵署长问。
“连环杀手有很多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标记型杀手、自恋型杀手和妄想型杀手,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该名罪犯具有标记型和自恋型两种特征——他在现场留下只属于他的标记,是想借此引起别人的关注,如果屡次犯案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他很可能会自己站出来,比如主动向媒体曝光案件细节以证明自己有多聪明,届时警方将受到舆论压力。”柏皓霖道。
“嗯——”赵署长权衡着利弊。
柏皓霖没有说话,他十分清楚赵署长绝不会拿自己的乌纱帽来冒险。
“正如你所说,如果是恶作剧,警方若小题大做就太可笑了!”赵署长沉吟道。
“的确,所以暂时没有必要动用精英警力。”柏皓霖道。
“这样吧,我交给五处的李警司负责,皓霖,也请你协助五处。”赵署长想出一个权宜之计。
“没问题。”柏皓霖已经料到赵署长会有此决定,五处在他眼里只是一颗棋子,若是能够破案,自然算作是他的功劳,若是没能破案,也不是他的责任,可以说是稳赢的一步棋。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柏皓霖放下电话,他很熟悉五处的情况,虽然彭涛已死,可是他留给五处不少负面影响,多数警员们懒散,缺乏责任心,所以李警司唯一会指派的人只有易云昭。易云昭却有妄想症,为了避免在不可能的结论中浪费时间,柏皓霖决定先熟悉这两起案件。
第一起自杀案是由一处负责,他们对死者的社会关系、财务情况都做了详细的调查,虽然不少人有动机,可是最后都被排除了,原因是死者当时所在的是一个密室——他趁妻子回娘家,将屋子反锁,坐在阳台上喝了不少酒后,才跳楼的,一处警员调查了门锁,没有发现异常,最后断定为自杀,而他嘴里的纸条则被认为是留下的遗书。
虽然柏皓霖并不同意关于遗书的结论,但现场没有指向他杀的证据,这起案件如果不是自杀,那么疑犯的智商绝对不低,若不是第二张纸条的出现,柏皓霖也会认定为自杀。
再看第二起案件,由于死者是一名混混,负责调查的是三处,三处的水准和一处相比有一定差距,他们甚至还没有开始调查。
令柏皓霖想不明白的是这两起连环杀人案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一个伪装成自杀,另一个则是用刀刺死,要知道连环杀手的杀人手法一般都比较单一,出现如此大的偏差要不杀手不只一人,要不是同一个人具有多重人格,又或许他还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作案模式……
如果这个杀手还处于学习阶段,那么第二起案件就应该比第一起案件更加熟练,可是第二起案件却像是冲动和复仇杀人,反不如第一起那般高明,这更让柏皓霖百思不得其解。
正在柏皓霖思考时,响起了敲门声。
“请进。”柏皓霖应道。
“柏医师,李警司让我来找你。”如柏皓霖所料,来人正是易云昭。
“请坐。”柏皓霖站起身,待他坐下后,自己才就坐,“李警司有告诉你是什么事吗?”
“没有。”易云昭答道。
柏皓霖注意到他回答的时候,原本盯着自己的视线忽然垂下,这是在进行缜密思考的表现,他知道易云昭对自己有所隐瞒,准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