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坑鼓人兽混战
我实言相告,我也是秀才,正准备赴长沙参加乡试。
老者一听,很是高兴,热情邀我同行。我因还要去洪江赶尸,便婉言谢辞。
老者知道我家道中落,赶尸赚取盘缠,很是感动,对我大为赞赏。嘱我到了长沙后,一定要与他回合,两人畅谈一番。老者告之他叫钟太书,并让儿孙留下在长沙借宿的驿馆。
我自然巴不得,正好有机会向他打听考场里的事情,我这是头一次去长沙乡试,对科场之事并不熟悉。谈话很是投机,不觉两人俨然已是忘年交。
“小老弟,恕我直言,你的容貌会影响你的功名仕途。”老者看到我被毁坏的脸部,便直接指出,“因为相貌,很多人就吃过亏。道光朝军机大臣阎敬铭因体貌猥琐曾被摈于考场外,最后只得继续报考下一科的会试,不过总算祖坟灌气,终归录了功名。按我大清科举,举人因会试三科不中,可以参加‘大挑’入仕。参加挑选的举人面孔方正,身体胖瘦高矮须适中而端直。老弟脸上有巨疤,只怕也有担忧之处……”
我听说过因名字没取好,而被皇帝刷掉状元的。对于容貌之说,却是第一次听说,当下不免黯然。
田古道在一旁见了,挨过来在我耳边轻轻说:“秀才,没关系的,你忘记师傅教过我们易容术啦?到时再易容也不迟!”
经田古道一提醒,我情绪稍微好了一些。
此时,船已抵达洪江,我与老者挥手辞别,并约定在长沙城再会面畅谈。
待我们下船走出十余步,听得老者在船上呼唤,我们立即停下脚步,此时,老者的孙子下了船,快步跑到我跟前,将一张泛黄的纸塞给我。
我接过一看,原来是一张本朝前届科举考试的题目的手抄本,那纸张已经损坏,应是主人经常抚摩所致。
展卷阅览,其中有策题四道————
一、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懂理。将欲任以繁巨,必先扩其见闻,陶成之责,是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良法,以振策之。
二、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
三、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
四、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唐初文学最盛,中叶以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著,其道何之从?
……
田古道见是考功名的题目,虽然不懂个中奥妙,却也很感兴趣:“秀才,我说考功名只怕也是命中注定。这么一张纸卷,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程,你不觉得有些草率,有些扯淡吗?再说这么多题目,一时半会怎么答得完啊?”
“你以为考功名这么简单啊!乡试就分三场,一场要考三天,一共考九天。我要是能在此轮乡试中考上举人,也算是可以对得起我的五叔祖和列祖列宗啦。”我回答田古道,又像自言自语。
“秀才,你绝对可以中举,我看你脸色不错,印堂发亮,最近顺风顺水的,不是刚夺了梵咒天杖吗,乡试一定也能通过……”田古道给我打气。
“借你的吉言,但愿如此。”
洪江是一座繁华的商城。位于沅水与巫水的汇流处,青瓦粉墙,商铺云集。
洪江的繁华得益于水运,兴于贸易,富在油号,是烟火万家的巨镇。以集散桐油、木材、白腊、鸦片而闻名。凭借水运交通的便利,这里成为大清国西南物资吞吐的枢纽。此处油号众多,尤以桐油闻名,外省大都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