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本,你就先这么写,算是——感人篇;资料你留着,放心吧——什么好事儿也架不住这么大张旗鼓的发展下去,早晚得出幺蛾子,等那会儿,你可以再写一篇,叫反思篇!这不更好?好了,好了,别犟了,你下去吧!”
木兰耷拉着脑袋出去了。
很快,木兰就听说,在拘留所,钱丽鹃像在家一样健谈,一有机会就讲述自己是为了女儿才做的这一切,讲述她为女儿吃得苦和对女儿无尽的爱,当然,也讲了女儿的温顺听话,对女儿为她牺牲既痛心又骄傲,祈祷和女儿下辈子还做母女!并且恳求能见见女儿。
她花白的头发、诚挚的语言和突然涌上眼眶的泪水,感动了听到表述的每一个人,包括一贯强硬的女看守,她们满足了钱老太太的愿望,并且在她拉着女儿又慈爱的絮絮地讲述完一遍以后,那些女警察立刻含着泪表示,决定一致向上申请让她们母女在最后的时光能待在一起,这也能充分展现‘以人为本’的行政作风。
素来手快的《晚报》记者迅速地把这个案例写成了一篇长长的感人肺腑的母女深情的故事,悲情又感人,赢得善良人如雷般的叫好声,尤其是拥有不听话儿女的父母大量的欷歔……
《早报》的记者为了区别于同行,不得不另辟蹊径,侧重于对第三者对家庭毁灭做了发挥,尤其强调了这次毁掉了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赢得了妇联的赞誉!
只有木兰很发愁,还在边挨训边冲着电脑发呆……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