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十姑每天的吃食、身上的棉袄,还有棉被都是邻居故意放在门外让她拣的。”
我相信赵老师每一句话,可对未来却不敢抱乐观的预想,毕竟,生活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某个激动的烟花之夜,一时的灿烂便是永恒。
当小雷回到母亲身边,也就是“曲终人散”——开始和贫穷做长期的斗争的时候,人们——这些平凡善良,每个都要为生活奋斗,可不是能过的优哉游哉的人们,又会怎样呢?我不知道,脑海里回响的却是一句老话——“救急不救穷”……
“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我沉吟着想如何解释我的想法,“十姑的条件抚养孩子其实确实——哦——呃——”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赵老师又打断我,一迭声的反问:
“小雷亲生妈妈物质条件不好,但那种倾心之爱是金钱可以代替的吗?与亲生母亲一起生活的快乐是可以用金钱计算的吗?那种血脉相连的爱是陌生人买几块儿糖就可以替代的吗?如果是这样,社会还需要家庭这个细胞吗?国家干脆把孩子集中供养不就行了吗?”
最后,她给了我致命的反问:
“而且,穷人就该被剥夺抚养自己孩子的权利吗?”
我有些懵了,更被她的质问吓了一跳,登时忍不住分辩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就是这个意思,你的潜台词就是这个,或者说你的潜意识,我很清楚你的意思,即使是你不承认也没用,郭队长,我说过我正在研修心理学,我很清楚你想什么!”
赵老师兀自沉浸在自己的激动情绪中,她第三次激动地前倾,结果几乎从椅子上掉了下来:
“我承认你想的很长远,仅从物质方面,但——幸福生活仅仅是由物质组成的吗?母爱亲情都应该为此抛弃吗?最关键的是,让小雷小小年纪就感到金钱是阻止母子团聚的障碍,你不觉得这会成为小雷一生的阴影吗?金钱的力量已经够大了,不能再大了,他是孩子,是未来,他的心灵该承受这样的折磨吗?一个没有现在的孩子会有未来吗?”
赵老师的这又一连串的责问像一连串的霹雳一样彻底把我镇住了。更重要的是,她前面的那几句反问击中了我的软肋:——穷人就该剥夺抚养自己孩子的权利吗?那种血脉相连的爱是陌生人买几块儿糖就可以替代的吗?——的确,穷富是相对的,即使是最拜金的也不敢宣称:有钱就快乐幸福!
幸福,确实有更多的其他因素。
所以也许她说的对,也许我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而忽略了更有价值的东西,那种血脉相连的情感,那是金钱买不到和替代不了的爱与依恋……
犹豫片刻,我扶着小雷的肩膀,机械地问:
“你想和妈妈在一起,是吗?”
“这不需要问。”
赵老师立刻接过话茬:
“他给妈妈的糖就说明了一切,如果你懂心理学。——即便你不懂,不过至少应该听过一句成语‘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仅需要从人细小的举动就可以判断他是怎样的人。”
说到这儿,赵老师又扶扶眼镜,恢复一下激烈的喘息,自信地说:
“而且,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孩子仅仅贪图一些生活的安逸就拒绝如此深爱自己的亲生妈妈,那这样的孩子还有什么价值呢?德、智、体、美、劳,为什么‘德’放在最前面呢?因为我们都知道没有品德的孩子其他再好也没有意义。不过小雷不是这样的孩子,我问过他。”
说完,她慈爱地拉过小尾巴:
“告诉郭叔叔,你愿意和妈妈一起生活。”
小尾巴看看老师又看了看我,然后,点了点头。
“这么说只有让韩大国放弃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