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U·K·C3.5米
但确切的数字并不十分清楚。”
“但是,我曾经看到书上写过,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生命线噢。关于马六甲海峡竟然没有详细的数据真是让人吃惊。”
“事实上是因为没有办法做到。1974年的S号的触礁据说是因为碰上了航海图上没有标出的暗礁。于是提出了一个由日本筹集资金,沿岸三国给予协助来绘制马六甲正确的航道的计划。但是尚未付诸实施。”
“水深仅仅21米可真是个问题啊。”
“而且好像有两个地方,我指21米深的地方。那个地段还是海峡里最狭窄的地段。”
“原来如此,那么洋平号的吃水是多少米呢?”
“满载石油的情形下是18米。”
“请等一下。”十津川瞪直眼睛,看着松本说:“要是吃水是18米的话,马六甲海峡最浅的地段大约水深21米,那么U·K·C就是3米了,不是到了3.5米以下了吗?”
“嗯,是的。”
“既然那样,岂不是明显违反了规定?”
“是的,但是像洋平号这样的大型油轮的情形,要让它吃水少一米,就必须减少装填大约一万五千吨的石油。”
“但是你们也应该有义务遵守规定吧?”
“是的,因此,在通过水深21米的地段的时候,我们要等候满潮时机,这由船长来下达指示。因为满潮好歹也算确保了U·K·C有3.5米。”
就好像在走钢丝一样。十津川十分吃惊,号称日本生命线的运油航线竟然是如此的危险,真是让人震惊。但毕竟这种事情不去尝试一下是不会有体会的。
“洋平号那样的巨型油轮制造的坚固程度怎么样呢?”十津川向松本部长问道。
“你的问题问得不太明确。”松本说,“因为装载的货物是具有危险性的石油噢,设计可是作了充分的防范危险的考虑的哦。”
“但是,我总是觉得那些油轮一触礁或者一碰撞就很容易地发生石油泄漏。那些船底的构造是怎样的呢?为了防止危险发生,而制造了双层底壳吗?”
“不是的,油轮的船底是单层底结构,双层底壳只有引擎室那一部分。”
“为什么不全部做成双层结构的呢?”十津川这么一问,松本就摇摇头说:“请你想想油轮的用途。特别是大型油轮。油轮的目的就是把大量的石油进行快速、安全的运输。假设整个船都做成双层结构的话,就会过重而没有经济性可言了。但是,我们说设计了间壁隔层,把油槽分成了好几个,即使其中一个破损,也能够顾及其他的油槽而不至于泄漏出来。”
“即使在船底发生爆炸或者发生火灾什么的,这种间壁也能起作用吗?”
“也许并不那么有效。因为发生火灾什么的话,装载的石油一旦燃烧起来,剧烈燃烧的高温连钢铁也会熔化。其他的油槽里的油如果发生泄漏,也会引燃起来。”
“洋平号分成几个油槽呢?”
“纵向看分左右,以及中心三个部分。按使用间壁横向分成5个,所以洋平号应当分成了15个油槽。”
“很少啊。”
“因为越是少就越是经济。”
“可是,就安全性来说,油槽的数量越多,安全性就应当越高吧?”
“是那么回事。但是,油轮可是根据经济法则运动的工具。”
“难道就没有为了保证安全的规定吗?我是问关于油轮的结构方面的。”
“也就是说,要是可以自行决定的话,间壁做得越少应当说是越经济?”
“只要没有人去安什么炸弹,现在的洋平号是有足够的强度的。”松本好像有些恼火似的喊了起来。
默默地听着两个人谈话的棚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