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chap_r(); 几天以后,塔马双太郎便出现在了开往长野的“浅间”号列车内。
“好了……该从哪儿入手呢。”
塔马双太郎眺望着车窗外面,从深秋转向初冬的灰暗景色,悠然地抽了口烟。听津田良平说,那幅画可能是赝品时,他只觉得“果不其然”。
做美术这一块儿的人几乎都知道,执印画廊突然对北斋的手绘大感兴趣,正四处搜索。
那么,大阪画商同样可能得到这一情报。这是塔马双太郎心底挥之不去的疑问。
但是,仅仅按照津田良平和摩衣子的说法,对方简直对画廊的动作一无所知。
干这一行,情报就是生命。尤其那个大阪画商,比起在店里等客人上门,更愿意到各地推销,按理说更应该重视搜集买家情报。万一实在得不到情报,首先也应该主动把商品往外推荐。
“换成是我也会这么做。”塔马双太郎暗想。
只需要在美术杂志或者报纸上,贴出照片打广告就行,虽然说这样一来,多少会花一些广告费,但是,一下子就能传遍全国,效果立竿见影。那种水准的作品,最低也能卖三千万,接着就只用坐着等有钱人上钩。如果委托同行寻找买家,中介费肯定比打广告要贵。
“但是,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塔马双太郎心中疑惑。
当然,因为有后添加的北斋画号,可以理解为,画商担心是赝品,所以只进行口头宣传……
但是,这样就更应该想方设法搜集情报,轻易就能够得知,执印画廊的动作。一方极力寻求作品,一方拼命寻找买家,画商却为什么没有直接带着东西,去寻找执印画廊?怎么想都不自然。
由摩衣子先一步获悉大阪画商的情报,可谓奇迹般的偶然。而且,这还是发生在旅游途中,这就更加值得注意。
有没有可能,画商一开始就掌握了画廊动向,所以刻意布了局?……
答案是否定的,画商不可能预测到摩衣子的长野之行,也就没有办法事先设套。
最终,塔马双太郎只得出一个结论。
这是宇佐美一成和画商合伙制造的骗局。宇佐美完全能够掌握摩衣子的行踪,二人联手就不是问题。他们利用摩衣子对寻找葛饰北斋作品的执着,由她亲自“偶然”获得情报。
然后做好买卖,约定投下保险,再把画作付之一炬。
塔马双太郎猜想,或许画商把东西带去执印画廊的时候,摩衣子恰好不在,然后和宇佐美一拍即合。
摩衣子也不是完全没有嫌疑,不过,她的目标是津田良平的那本书的出版。如果知道画是假的,她不会铤而走险。反之,如果确信是真迹,也没有必要专程到长野,让津田良平见证发现,只需要在画商拜访画廊的时候,把他叫到东京就行。
摩衣子也是被宇佐美一成利用了吧。塔马双太郎如此想着。
“问题是,该怎么证明呢?”塔马双太郎不禁犹豫起来。
关键是长野的画廊主,从他的嘴里,应该很容易得到证言,证明大阪画商,知道执印画廊的动向。那么,对画商的质疑,就有据可依了。
列车下午就到达了长野,塔马双太郎立刻预约了津田良平住过的酒店。
房间得到下午三点之后才能够入住,于是,塔马双太郎就在咖啡馆里,随便点了些东西,边吃边查着通信录。附近没有几家画廊,傍晚之前应该就能转个遍。
塔马双太郎把行李寄放在前台,走上寒风凜冽的街头。都到了这种时节,游客到底是少了,土产铺的老板也在店里悠闲地喝着茶。
“大阪的铃木堂?没听说过。”
这已经是第三家,大家的反应都一样,连塔马双太郎也纳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