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蛛丝马迹
但既已走到这里,又怎么能返回去?
“要就不做,要做就做到底!”
孟星魂紧握着木桨,掌心似已沁出了冷汗。
他是不是能活着走出这条水道?
水道的尽头在哪里?
在地狱?
马家驿本是个驿站,距离老伯的花园只有七八十里路,自从驿差改道,驿站被废置,这地方就日渐荒凉。
但无论多荒凉的地方都有人住。
现在这地方只剩下十六七户人家,其中有个叫马方中的人,就住在昔日驿站的官衙里。
马方中这个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方方正正、规规矩矩,从出生到现在,从没有做过任何一件令人觉得惊奇意外的事。
别人觉得应该成亲的时候,他就成了亲;别人觉得应该生儿育女的时候,他就不多不少地生了两个。
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他的太太很贤惠,菜烧得很好,所以马方中一天比一天发福,到了中年后,已是个不大不小的胖子。
胖子的人缘通常都很好,尤其是有个贤惠妻子的胖子。
所以马家的客人经常都不少。
客人们吃过马太太亲手做的红烧狮子头,陪马方中下过几盘棋后,走出,院子的时候,都忘不了对马方中院子里种的花赞美几句。
因为你若赞美他种的花,甚至比赞美他的儿女还要令他高兴。
马太太在她丈夫心情特别好的时候,也会说几句打趣他的话,说他请客人到家里来吃饭,为的就是要听这几句赞美的话。
马方中总是嘻嘻地笑着,也不否认。
因为种花的确就是他最大的嗜好。
除了种花外,他最喜欢的就是马。
驿站的官衙里本有个马厩,马方中搬进来后,将马厩修建得更好。
虽然他一共只养了两匹马,但两匹都是蒙古的快马。
马方中看待这些马,简直就好像是看待自己的儿女一样。
除了在风和日丽的春秋佳日,他偶然会把这两匹马套上车,带着全家到附近去兜兜风之外,就连他自己到外地去赶集的时候,也因舍不得骑这两匹马,而另外花钱去雇辆车。
但这并不是说他对自己的儿女不喜欢。
大家都知道,马方中惟一被人批评的地方就是对儿女太溺爱,连马太太都认为他溺爱得过了分。
儿子女儿无论要什么,几乎全都有求必应,他们就算做错事,马方中也没有责备过他们一句。
现在儿女都已有八九岁了,都已渐渐懂事,马太太有时想将他们送到城里的私塾去念念书,马方中总是坚决反对。
因为他简直连一天都舍不得离开他们,只要一空下来,就陪他们到处去玩,无论他们要怎么玩,他都从没有说过一次“不”。
马太太有时也会埋怨:“女儿还没关系,儿子若是目不识丁,长大了怎么得了,你就算舍不得送他们到外面去念书,自己也该教教他,怎么能整天陪着他玩呢?”
马方中总是笑嘻嘻地答应,但下次拿起书本时,只要儿子说想去钓鱼,他还是立刻就会放下书本,陪儿子去钓鱼。
马太太也拿这父子两人没法子。
但除了这之外,马太太无论说什么,马方中都千依百顺。
村子里的老太太、小媳妇们,都在羡慕马太太,一定是上辈子积了德,所以才嫁到这样一位好丈夫。
马太太自己当然也很满意。
因为马方中不但是个好父亲,也是个好丈夫、好朋友。
这一点无论谁都不会否认。像马方中这么一位好好先生,谁都想不到他也会有什么秘密。
就是马太太,连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