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我是歌手》第三季第10期感受点评
本是很适合的事情,但能唱好《送别》的孩子,别合唱了,独唱都难。

    电吉他奏《送别》的间奏,去作为这首歌的间奏,配合李健的演绎,却不是那么合适了。

    “是什么**,让我们疯狂”——这一句没处理好,显得突兀了。(在这里特别指出具体的地方,是因为李健出现这种问题的概率是这些歌手里最的)

    而且,从头到尾的那么多个“什么”,都没有唱好,但锅也许不在演唱,而在词曲本身的配合上。

    总的来,李健这个版本,可以和杨钰莹的《月亮船》对比一下,歌手和歌唱家水平的差距。这样的效果能拿第二,倒也的确明了这一期的整体水平如何了。

    第五首,郑淳元《听海》。

    如果孙楠唱歌的药方里,总有一味黄连;那么郑淳元唱歌的药方里,总有一些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

    不过,黄连不适合《全部的爱》,而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适合《听海》。于是结果的名次就体现出了区别。

    话回来,努力是一回事,郑的演唱里,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普通话不标准,主歌的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让人出戏,而副歌里如果要强调这一块,他无疑是最后一名了。

    另外,南朝鲜风格的编曲和华语编曲在侧重上的不同,这个版本里体现了不少。比如,最后部分的“写封信给我”和“离开我的时候”分别唱了遍,这其中体现的味道,是所有华语歌手的版本里不曾有的。

    对于那些听南朝鲜音乐不太多的听众来,这种“新意”,往往就是让他们投票的亮点。

    题外地,郑淳元既没有那些吹的那么惊世骇俗,也没有那些黑的那么弱。他就像是一个外国版的孙楠,有自己独到的那一种“药”,却也没有升华到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药”的境界,他们唱合适的歌时,就是歌唱家水平,如果不适合,就是一流歌手水平。

    换句话,这样的歌手,属于歌唱家里中等偏下的位置。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比如,杨钰莹、祖海、屠洪刚、杨宗纬……再稍微弱一点儿的,就是费玉清了。(这算不算是黑了一把呢?)

    第六首,黄丽玲《忘不了》。

    没啥好多的,平平无奇的一流歌手水平,演唱在85-86分之间。

    句不好听的,听她的演唱,让人感觉,她爸会kv必点这歌……是不是品位有问题啊?

    或者……虽然这不是童安格最好的作品,但童安格的歌,真不是这样唱的啊……

    白瞎了靳海音的前奏了。

    而且,是不是前几和化妆师结了仇啊?一股80年代肆虐于大陆城乡结合部的港台女星格调扑面而来。

    第七首,萧煌奇《你是我的眼》。

    李健得很含蓄,“不是技巧型的歌手”,“人歌合一”。两句话,道出了其缺点和优点所在。

    这首歌,先的盲人写不出,正常人也基本写不出,唯有见过光明的盲人才知个中三味,才能写出这首歌。

    以前不止一次的提过人文素养,很多朋友不明白到底指的是什么,这首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没有那样的经历,唱不出这首歌里肺腑的情感,而这情感,和演唱的软硬技巧无关。

    所谓人歌合一,这就是例子。严格地,这不是李健的最高境界,而是达到最高境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为,最高境界,不仅需要人歌合一,同时也需要技巧去支撑。

    这首歌的演唱里,无论是开头的“先声夺人”,还是之后的演绎,都存在明显的问题(好听点儿叫瑕疵)。如果以一流歌手的水平来要求,这都可以忽略过去。但在一个大家起码都是一流歌手的比赛里,这是不够的,而如果以李健的“流传下去”的要求,那就远远不够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漫步歌神路简介 >漫步歌神路目录 > 《我是歌手》第三季第10期感受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