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传说中的“战忽局”?(鸽鸽)
美食街,甚至于,协助他们进行食堂改革。”
纳尼?
“为……什么?”毕文谦有些懵逼。
“按照他们的说法,虽然远东经济试验区争取到了很多自行改革的自由,但在大多数人传统的印象里,终究是偏远的苦寒之地。在地图头不遗余力拆计委的背景下,可以靠许多物质条件吸引计委等方面的工作者过来,但有更多行业,特别是文化行业的人,对远东经济试验区就不怎么感冒了。有《荀灌中原》的经济利益在前,远东经济试验区的人也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动过心思,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连参加《樱花大战》的海选的口都开不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自称灵机一动,决定从饮食入手,靠美味佳肴吸引西部的各领域人才过来工作。”
王京云虽然笑着在说,脸色却不似作伪——毕文谦听得简直惊了个呆。
“这……也行?”
“文谦,你没有亲自去过苏联,大概不知道。根据鹏哥和去远东工作的人的分析,苏联人平时的食物,的确不好吃,很单调。而且,我们还在为吃饱饭努力,苏联人却已经完全忘了什么是饿。不,倒也不是不饿,就像你和鹏哥聊过的,苏联人为了更好品质的东西,宁愿让国内计划体制下生产的东西在仓库里堆积如山,同时抱怨有钱买不到东西,抱怨好东西太贵。许多行为,对于我们而言,是触目惊心的浪费,对于苏联人来说,却是习以为常了。饮食方面,同样如此。”
听了王京云的解释,毕文谦还有有些疑虑:“可是,苏联人真能喜欢我们中国的饮食口味儿?”
“那当然不见得了!可是,文谦,为海选决赛临时组建的食堂,可是汇集了八大菜系的优秀厨师。远东经济试验区的人不觉得中国的食物样样都好吃,但既然中国自己都能分出那么多菜系了,他们愿意相信中国的厨师能够开发改良出苏联人民喜闻乐见的新菜系出来。”说着,王京云忽然微妙地笑,“当然,也许还有一个他们没有道出口的关键——由远东经济试验区自己去计划推行饮食改革,有着被莫斯科在舆论甚至行政上反对的风险,而如果这一切假手作为外国人的我们中国去做,那就是涉外的合作了。即使实践证明改革行不通,也可以把问题归责于我们。而且,据说,在三里屯考察的那些个苏联人,的确各自找到了吃得忘乎所以的东西。”
好吧,听到最后,毕文谦终于勉强接受了王京云的说法,却还是觉得这画风有些……魔幻。
“那么,这事情应该是万鹏管吧?和我有什么关系?”
“鹏哥希望问问你的意见——远东那边的提议,我们该不该答应?怎么答应?组织援建的力度该是什么程度?最低程度,就由已经在远东的食堂师傅兼职;大一点儿,组织抽调东北各机关企业的食堂师傅过去;再大一点儿,全国范围招聘优秀厨师;最大力度,国内成立一个饮食研究小组,请八大菜系名厨坐镇,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分派各地优秀厨师去远东各地研究苏联人的饮食口味儿,然后集中研究创新,联系双方计委策划整个远东的食堂改革计划。以及,一个我们需要考虑的重点:新开发出来的菜式甚至菜系,该怎么定价?鹏哥不能接受这样的成果被限制在苏联人那种纹丝不动的价格体系里,而如果真的要从奢侈品的角度出发,价位到底在什么级别比较合适?”
噗……归根结底,却也是一个钱字啊!
毕文谦对着王京云就是一个白眼儿。
“我说你们是不是产生了只有我才会挣钱的错觉?”
“文谦,鹏哥是担心自己开价的胃口太小。”王京云似笑非笑道,“你不是常说黎副经理太有良心,当不好资本家吗?鹏哥也觉得自己的良心难以和那些根红苗正的资本家靠齐。”
毕文谦总觉得王京云这话不入耳,但他也懒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