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风继续吹
光想想,头都要炸开了。
超导技术在这方面没什么用武之地,包括电池也一样,最高效的推进剂是液氢液氧,这是有公论的,稍次一点,液氧煤油,也就是RD180使用的技术方案。
不过不管最终怎么做,大量的资金都是必不可少的,航和芯片是两个最烧钱的行业了,想到这里,王一男立刻觉得自己简直一文不名了,容与公司那点身板,要做航,还真是不够看的。
“挣钱、挣钱”,树立了目标的王一男,立刻动力a,爆表了。
王一男在帝都大学,享受着传道和解惑的快乐有些日子了,当然,时不时还有漂亮妹子送上门来,陪他喝喝咖啡,日子过的好不逍遥。
而在蓝星,他所掀起的风暴,已经从太平洋深处的一个低压气旋,发展成为一场真正的飓风。
帝都大学校刊本来是一个三流刊物,SI影响因子为零,主要刊登一些本校的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的论文,也就是那些拿到专业刊物上发表不了,但是还是有一点点价值的论文,甚至还有专门的文学栏目,刊登校内文学社的一些学生作品。
不过自从王一男他们将那些琐碎的,觉得价值不大的一些实验细节发表到最新一期帝都大学校刊以后,正常发行的校刊刚出版就被一抢而空,临时加印了好几万册还是供不应求,因为网站上只有论文的简化版本,论文的完整版本只能在出版刊物上才能看到。到最后,N多华国以外的知名大学,都干起了很多年前华国大学经常干的事情。
买到一本校刊的还好,直接出影印版本,没买到的可就悲催了,他们只好专门派人来帝都大学图书馆,一页页的拍照传回去之后,直接用照片就开始影印了。
早一分钟让科研人员看到这些第一手的论文,在未来的竞争中就占据了有利地位,现在是王一男和李文静暂时领先,不过科学研究的竞赛就是一场长跑,跑到最后的到底是谁,还难讲得很呢。
最早证实的消息,来自苹果山下的太阳国大学低温物理实验室,对强者的崇拜,是大禾这个民族的秉性,所以当年被大米国炸爽了之后,对米爹就言听计从。
虽然他们信誓旦旦的要夺得临界温度世界第一的位置,但当发现有人已经远远把自己抛在后面,甚至完全没有追赶上希望的时候,大禾民族的劣根性再次发扬光大,没人再提起切腹的事情,相反,王一男成为他们新的偶像。
“一男君这句话是这个意思”,
“不对,我觉得一男君的这句话,不能简单的这么理解,结合数学论文里面的描述,运用这个公式才是正确的”,
“不对不对,你们完全理解错了一男君的意思,以一男君的睿智,他肯定有什么我们无法理解的深意”
。。。
这样的对话,在苹果山下,每都在不同的场合重复着。
依靠地利之便,他们第一时间拿到了所有相关的论文,包括帝都大学校刊上的那些文章。太阳国大学低温物理实验室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重现王一男/李文静的论文上,很快,他们的努力就收到了回报。
在拿到帝都大学校刊之后一周,他们成功的制备出了钛钙铜氧化物超导体,并测量出临界温度为0K,和王一男/李文静的预言是一致的,苹果山下一片欢腾,当然,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按照王一男/李文静发表的论文,他们将其中的钛替换为钡,然后计算出钡钙铜氧化合物也是超导体,临界温度应该是00K左右。
其实,哥德尔系统在模拟的时候,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稀土金属化合物,当然也包括这个钡钙铜氧化合物,考虑到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干了,那样的话,蓝星上其他的科研工作者会没饭吃的,在最后的论文里面,王一男专门把有关稀土系氧化物的那一部分删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