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二章 天师语言多忧疑
时沉思片刻,终究是朝张国祥问道。

    “师尊如何能肯定皇帝会再一次纵火烧楼?”

    张国祥意味深长地盯着李秘,许久才开口道:“因为太平令是充满了灵性的法宝,无论是阳令还是阴令,都能腐蚀人心,若持有者心志不坚,太平令就会趁虚而入,纵观历朝历代,但凡捏着太平令不肯撒手的,最终都没得个好下场……”

    “太平令会侵蚀人心?”

    张国祥虽然说得玄乎,但李秘也可以理解,太平令是足以号令天下的珍宝,象征意义其实大于实际效果。

    毕竟这东西一直隐藏着,诸多豪杰都不知道谁才是持有者,持有者连这一点都不敢公布出来,试问又能号令谁人?

    一旦拿出太平令来召集天下英豪,那么这些英豪就全都知道你是持有者,引来的必然是血雨腥风的杀戮!

    当然了,若众人皆知阳令一直在朝廷,在皇帝手中,或许争夺之心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因为人力有穷时,一个人本事再大,能与皇帝争东西?

    所以说,太平令的象征意义其实比实际作用要大很多,更何况朱翊钧这样的九五至尊,如何都不愿看着太平令流落人间,对太平令太过看重,晚年或者意志消沉之时,难免要影响判断力,这也是说得通的。

    这也是李秘所能想到的最科学的解释,万万不信这太平令里头果真住着甚么邪物或者灵魂之类的东西。

    然而张国祥言之凿凿,李秘也不好当场反驳,只是朝张国祥问道:“所以师尊想让我帮你取得太平令的阳令?”

    张国祥也不隐瞒,朝李秘道:“皇帝沉疴已久,即便我进宫伺奉,能延寿三年五载已经是神仙手段,若是不成,我张国祥声名扫地也便罢了,更要连累龙虎山,所以入宫的风险便也不言而喻了。”

    “可即便贫道出手,皇帝陛下也未必能够好转起来,最多是吊着这条命,渐渐虚弱下去,届时将是他此生之中最为虚弱之时,若他耐不住阳令的侵蚀,做出一些疯狂之事来,怕是整个天下都要遭殃,不得不防啊……”

    虽说张国祥此时表现出来的,尽量往阳令守护者的方向靠拢,可李秘始终是不太放心。

    因为张国祥与陆家茅有勾结,而这一切连朱翊钧都蒙在了鼓里,实在是见不得人。

    很难现象,皇帝身边最信任的人,竟然也犯了欺君之罪,皇帝对此却是一无所知,若陆家茅想要做些甚么可怕的事情,试问有谁能够阻止?

    越是这般想,李秘就越是不放心,张国祥也已经看得出来,便皱起眉头来,朝李秘问道。

    “你信不过为师?”

    李秘看了看张国祥,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摇头道:“这不是信不信任的问题,若太平阳令在皇族手中,不比流落民间要好么?”

    “如今内宫安稳,外患尽除,可以说天下太平,为何还要去碰那太平阳令?”

    听闻李秘的问题,张国祥摇了摇头,朝李秘道:“你确实是个有本事的年轻人,这些年被你这么折腾一番,外患确实尽除,然则内忧果真没有了么?”

    “且不说四川云南诸多苗蛮之地,单说京东地方,就有闻香教和青阳教等多个教派,纠集信徒,啸聚教众,仇视官府而祸乱地方,若不是你带出来的那批青壮军将在镇压,这要乱成甚么样子?”

    张国祥此言一出,李秘也不得不承认,就如同四川之地,此时正是秦凉玉在带兵镇守,而赵广陵也从辽东被调回来,此时负责的是西北边防。

    虽说地方上都是一些小骚乱,并没有达到让朝廷大张旗鼓去剿匪的地步,但乱象频生,这是不可否认的。

    朝堂上所谓的内患尽除,很大程度上是关于郑贵妃和朱常洵,至于地方上的这些小打小闹,他们自是看不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推棺简介 >推棺目录 > 第六百九十二章 天师语言多忧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