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回家之路
,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河,围绕在村周围···”
虽然,今一上午的经历和见闻,让春对这个社会和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了怀疑,但依然不能阻隔春对脚下这片生养自己的黄土地的热爱和亲近。
山坡上微微有一丝凉风吹来,春用手抚了抚汗湿的头。
看着生养自己的贫破的山村,春暗下决心,既然已经分配回到了老家,既然已经走上了教育这条道路,就一定要全身心地投身于家乡的教育事业。
春要通过知识的传播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春要让这个改变从户山的教育开始。
5
下山的路春几乎是跑着去的,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冲到了村子里。
一进村,春就看到了蹲在村口大槐树底下抽烟的父亲。
“爸,”看着父亲蹲在地上伛偻的身子,春喊了一声,却不知道该些什么,嗓子哽咽住了。
父亲只有四十多岁,正当中年,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日夜操劳,身体已经这样瘦弱。
“回来了?你这孩子,就不能走慢一点?”春的父亲春书立看到了跑的气喘吁吁的儿子,眼睛里满是慈爱,磕了磕手里的烟袋,站起身来笑眯眯地,“就猜到你这几会回来,你妈让我到这里等。回来就好,走吧,咱回家。”
春书立伸手接过儿子肩头的挎包,转身在前面走了。
春望着父亲疼爱和责怪的眼神,默不作声地在后面跟着。
父子两个在村子里穿行着,间或有村里人跟春书立打着招呼。
“书立,儿子放假回来了?”
“老春,今年是不是大学毕业?该分配了吧?”
“还是老春有福气啊,儿子是大学生,能挣钱了···”
··· ···
面对村人们热情的搭讪,春书立笑眯眯地回应着,羸弱的身躯也挺直了许多。
春跟在父亲后面忙不迟迭地给村人们打招呼问好。
6
春是石门沟子村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生之一,也一直是春书立的骄傲。
在春书立眼里,春是个懂事、明理、好学的孩子,从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当年春执意要报考东州师范学院的委培生,春书立也知道委屈了孩子。可那时候家里穷啊,所有的收入就靠那十几亩山地和一头老牛、两头肥猪。每年秋后算账,除去上交政府和村里的集资款、提留款、土地承包费等等,家里的收入就所剩无几了,根本无力同时供养两个孩子上学。一年要一万左右的学费和生活费,土坑里刨食的庄户人拿不起啊···
还好,春最终考取了免收学费和食宿费的东州师范学院,给家里减轻了很大的负担。从春升入大学后家里的日子也就慢慢好了起来,不但还清了所有的外债,手里还略有盈余。
现在儿子已经从大学毕业了,甭管分配到哪里去,都是国家干部了,在石门沟子村吃公家粮的人,掰着手指头都算的过来呢···每次一想到这里,春书立心里就美滋滋的。
7
家门口,春的母亲张秀丽正在树荫底下择菜,看到春书立父子俩回来,忙站起身打招呼。
“,你可回来了!我就跟你爸你这几就会回来,妈每晚做梦都能梦到你呢···”,张秀丽着着眼圈就红了,撩起衣襟擦了擦眼角。
“妈···”春喊了张秀丽一声,眼圈也红了。
“干嘛呢?回家不是好事么?哭啥?”春书立朝着张秀丽呵斥了一声,随即又问,“雨跑哪里去了?”
雨是春的弟弟,叫春雨,今年十四岁,正在镇上的中学读初三。
春雨在屋子里已经听到了大门口的喧闹,急忙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