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马袅村的光明
的百姓是一把好手,但是碰到今这种有组织的抵抗便无计可施。

    夏南感觉己方士气正旺,而对方锐气已失,于是令,“齐步向前。”

    青壮们按照训练的方法,保持队形的完整,缓慢向前推进。虽然按夏南的眼光来看,这种移动让队形出现了明显的前后脱节,不复静止时的整齐,但是在对面的家丁们看来,这五十人整齐的移动,仿佛是一只型的训练有素的军队,恐惧的情绪慢慢在剩余的家丁们心中旋绕。

    十几步的距离很快拉近,看着刺死同伴的夺命长矛离自己越来越近,家丁中终于有人绷不住了,大叫一声丢了武器转头就跑。一个人开了头,余下的人也纷纷大叫着逃命,留下一地的铁棍和腰刀。

    夏南和林伟业张大了嘴巴,这就胜了?

    夏林二人没反应过来,传中的恶霸家丁貌似战斗力值不高啊!己方没死一人,对方伤亡过半,而且溃逃了。青壮们尚未从战斗的紧张中恢复,仍然举着长矛,站在原地。

    看着最后一个逃走的家丁消失在村口,夏南可以确定这场“马袅村保卫战”大获全胜,从敌人进村到逃走不足半个时辰。他回过身,骄傲地举起右拳:“诸位,胡家的恶仆家丁,被我们打败了,我们胜了!”

    青壮们放松下来,纷纷举枪高呼:“胜了,胜了!”

    盐场劳作的村民听到消息纷纷往村里赶,本来一个个提心吊胆,胡老爷在马袅村作威作福多年,又给自己披上了一层官府的外衣,村民虽然下决心与胡家对抗,事到临头还是缺乏信心。不想回到村里时,青壮们已经在打扫战场了,看到一地的尸体,村民们弹冠相庆,从此不用怕胡家了,马袅村的光明终于到来了。

    经此一战,奠定了夏南在村里的地位,不管什么事都是一不二,人人都恭敬地称呼夏老爷。夏老爷也志得意满的宣布了几项决定:

    一是全力开工晒盐,同时招揽商人来买盐,卖盐所得收入除去缴纳盐课部分,剩下的六成归夏林二人,刨去打点县衙的开支,其余按户分给村民;二是五十名青壮脱产训练,正式组建“马袅村盐场护卫队”,简称护卫队,暂定每人每月补贴两百文。

    夏南和林伟业现在只需指导护卫队训练,不需要亲自参与了,新上任的两个队队正杨由基和黄汉生劲头十足,带领队员训练得热火朝。

    盐场方面,没有了高利贷的压力,又有卖盐分红的诱惑,村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很快盐场就恢复了正常的生产,村长谭山也被派出去联系盐商了。

    等抽出空隙,夏南叫上谭二带路,和林伟业来到盐场查看,毕竟这是二人第一桶金的核心所在,不关心不行。

    二人跟随谭二来到盐场堤坝上,堤坝下是许多一大片模样如同砚台的石制晒盐槽。这些盐槽的摆放很是讲究,看似毫无规律的堆叠在一起,实际上高低错落有致,这为了充分利用阳光。盐槽围拢的中心是一片一片乌黑的盐田。

    谭二,现在村里总共有7多个盐槽,全部是祖辈开凿打磨,一代代流传下来。保持正常生产的话,盐场每年产盐大约二十五六万斤,夏南估算了下,合多吨,用本时空的计算方法是两千一百多石。

    此时村民们正在盐田中劳作。盐田是一种泥质滩涂,他们称之为“盐泥”。

    在旱季太阳光照射比较强的时候,每月两次大潮海水将会淹过这片盐泥,盐泥有汲取海水中盐份的功效,当海水退去时,将盐泥用耙子耙松,再经太阳晒上几日蒸掉水份,这片盐泥就含有相当高的盐份了。再将含有盐泥放进盐池,完全是手工劳作:用木板耙将晒好的泥放入盐池——所谓盐池也就是在盐田上开挖的一个米宽、米长、1米深的水池,下面垫着竹片和茅草,起到过滤作用——盐泥进池后,盐工需要脚踩踏实,再注入海水,过滤出来的水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乱世扬明简介 >乱世扬明目录 > 第六章 马袅村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