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旁门左道
chap_r(); 所谓‘扎纸术’,是一种扎纸的工匠技艺。
扎纸匠用,白纸、染色纸、竹条、浆糊、墨笔、剪刀等工具材料,扎出各种祭祀用品,如纸人、纸马、灯笼、轿子、衣服等。
民间把这种行当称为‘白事行’。
有人尊敬,有人看不起,甚至还有歧视他们的,从事白事行当的人都不干净,容易招鬼引邪。
这种歧视也非空穴来风。
他们行内有句老话叫‘怕鬼别入白事行,胆亏心命早亡’。
拿扎纸匠人来。
入门拜师前,师傅先和学生家长签一条协议,大致内容是‘学艺期间,弟子若无故暴毙,与师傅无关’。就是怕有些学生胆亏心,经不住鬼神考验、引诱,自己吓死或沾染阴气病死。
签协议时,还要请当地的差人或地保见证,才算是成为这行学徒。
之后徒弟要跟师傅十年,前三年传你能耐技艺,后七年教你怎么跟鬼神邪物打交道。
十年期满,徒弟就能自立门户。
从事‘扎纸行当’二十年以上的师傅,肉眼能通灵。
三十年神魂可出窍。
六十年的大师,扎出纸人、纸马,夜里自己能走能动,七分像活物。扎的纸衣能帮阴魂御寒,纸灯能为阴魂照明。
……
这一行有两个有名的典故。
第一个典故讲扎纸匠的鼻祖。
此人名为姒S岐人士。
相传姒山最擅长用草扎动物,扎出的动物活灵活现,到晚上这群动物就在家院中活动。
一晚上,有人赶夜路经过他家,看见院子里牛马羊狗十分乖巧的自己活动,无人看管,于是起了盗心,偷了一只狗回家。
当夜烹煮与家人享用。
次日他们腹中肿胀,几无法进食、排泄,就这么离奇的死了。
西伯侯姬昌听闻,亲自带人查看其死因,扒开胃袋一看里面全是茅草,又询问左右邻居,根据线索推断找到姒山的家。
姒山告诉西伯侯,自己少了一只刍狗,以为是它自己跑出去的,却没想被人偷去吃了。
有官员不信,姒山便扎了一对羊给他,晚上如果听不到羊叫,甘愿领罪。
那官员把‘草羊’带回去家放在粮缸里,睡到半夜被仆人叫醒,粮缸有羊叫。官员急忙起床查看,揭开缸盖,见二羊在里面顶角。
他连夜进宫把此事汇报给西伯侯。
姬昌详细整理案件,昭告西岐子民,此后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他扎的动物成为王公贵族们祭祀祖先神灵必备品。
西岐和殷商大军交战时,武王被围困山中,姒山率领万余弟子三扎了两千草人草马,去营救武王。
殷商大将以为来了援军,便率军退回大本营。
改朝换代后,武王特封姒山官爵,叫他主持宫廷祭祀。
随着后来造纸术出现,工匠们逐渐该用纸来扎祭品,但技艺还是姒山传下来的。
……
罢,涂老又讲起另一个典故。
“第二个典故是讲宋代的扎纸匠‘李翁’。传闻李翁扎的纸马,能够夜行千里……”
周阳认真听讲,等他把典故完,赞叹道:“难怪古代的东西都有灵气。那些大师工匠几十年如一日磨炼技艺,不是修行,却胜似修行。”
“他们制作器物时心神合一,神念灌入其中,用通神的技法制作的东西,自然就通神、通灵。”
“先生所言甚是。”上官岩道:“有些大师,神魂堪比显形境修士。”
“他们做出的东西,每一件都浸入神念,在鬼神修士眼中烁烁放光,这类东西即是民间的所的‘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