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离弹药库近了!
须要派一个班去对付,如果对方有十多个人,那就派一个连去对付……但是,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将整个三连全都分散开来,无法形成拳头般有效的整体战斗力。
最后,还是三连长见这么下去实在是没办法给与突击连保障,当机立断,不需要跟沿途遇到的小股小鬼子血瓶,非要将其消灭不可,只需要将其赶走,确保别的战士能安全通过由突击连杀出来的这条道路即可。
突击连一路突进,遇到小鬼子,必然会采用这样的战术:前面的人对付小鬼子,后面的人立即将周边的灯全部打掉,然后,后面的人目测前面小鬼子人数的多寡:多的话就绕道,交给后面的三连处理;少的话,要是近距离就用*,远点的则从一面或者两面包抄过去,将其就地消灭。
赵山河也知道,越往里面冲,遇到的小鬼子必然越多,阻力也就越大,所以,突击连必须要趁小鬼子还来不及做出有效的部署前完成任务,否则,一旦被敌人阻击住,就很有可能会被敌人给来个反包围,尤其重要的是再也无法完成任务。
所以,在选择路线的时候,赵山河尽量走靠围墙的一边。
在突进的时候,也是不做丝毫停留,甚至就连伤员都来不及照顾,让其直接就地防守,等待三连的到来后,再由三连派人将其转移出去……当然,按照我军‘轻伤不下火线’的传统,除非是重伤,或者是因为腿伤而会拖延部队前进的速度外,其余的都是坚持继续战斗下去。
而突击连和三连的突然杀出,确实打了小鬼子一个触不及防,因为小鬼子以为先前二连是佯攻,是为了给一连打掩护,所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对付一连和二连的身上,压根就没想到,这两个连打的如此凶猛顽强,却还是佯攻,真正的杀手锏却是突击连和三连。
因而,虽然小鬼子因为一连和二连的战斗,而有点‘打草惊蛇’,却是对弹药库这类重点防御区域确实加强了戒备,可也仅仅是戒备,并没有给其派出援兵来加强防御——事实上,此时此刻,小鬼子的兵力也有点捉襟见肘了:主力团先是牵制了大部分小鬼子,随即,城墙口子的战斗又牵制了一部分小鬼子,让小鬼子军营里的战斗人员没剩下多少——最关键的是小鬼子没有想到突击团的人居然打进城来不说,更是直接进攻其军营。
加上一连和二连的吸引,导致小鬼子军营现在的重点防御和兵力基本上都放在了一连和二连身上,对弹药库这边的兵力虽然没有抽调什么,但绝对没有多余的兵力来增援。
这也就导致了突击连的突然杀出后,一路突飞猛进,遇到的抵抗可以说比较零星。
但是,小鬼子指挥官们不但不是蠢货,而且战术修养绝对不差。
这不,一发现突击团这边露出了真正的杀招后,立马就近明白自己上当了,于是,做了紧急调整。从指挥部内抽调了一个小队紧急增援弹药库不说,还将刚刚调去对付一连的一个中队给紧急抽调回来,并当即指挥其攻击突击连身后,目的自然是要给突击连来个包围,一口将其吃掉。
同时,山口直井大佐亲自给弹药库的防御人员打电话,让其一定要死守待援。
说的直白点,现在,双方比的就是时间:不仅关乎到各自的生死,更关乎到整个大局的走向。
要是突击连能成功的干掉小鬼子的弹药库,到时候,绝对可以趁小鬼子人心慌乱而按照事先的计划和路线离开;而一旦被小鬼子的防御兵力给制住,甚至只需要稍稍拖延一点时间,等小鬼子援兵感到,那么,突击连或者三连,将会处于绝对不利的地步,不仅会陷入包围和夹击当中,甚至就算是想撤退,都很难摆脱小鬼子的追击,以至于会有被小鬼子从更外面层层包围,最终被吃掉的风险。
赵山河原本是位于后面的,可他看到遇到的阻击力度越来越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