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chap_r(); 1980年代中期,我念高中。
那时还有发禁。
发禁让所有高中男生的头像刺蝟,洗头发时偶尔还会被刺伤。
曾以为那时的我看起来不帅的原因只是因为头发太短,
但上大学後发觉头发长了好像也不能改变什麽。
不过发禁跟这个故事毫不相干。
就像古龙的小说里常莫名其妙出现一个女人,时间总是在深夜,
场景是四下无人万籁俱寂的荒野。
她通常会自言自语,叹了几口气,在小说里走了几页後,突然消失。
直到小说结束,这位神秘女人都不再出现,也对小说剧情毫无影响。
那她到底出来干嘛?
总之,1980年代中期,我念高中。
那时还有发禁。
我是从乡下进城来念书的,那时老家连一盏红绿灯都没有。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罗大佑的《鹿港小镇》中,把台北改成台南、霓虹灯改成红绿灯,
那麽唱的就是我的心声。
我花了一些时间才适应这种离家独居的生活。
我学会用手洗衣服,而且像灰姑娘那样任劳任怨,边洗边唱歌。
偏食的习惯也改掉了,因为如果每次到餐厅都只吃喜欢吃的菜,
不久就会腻,腻久了也许会疯。
在疯掉之前,开始吃些平常连闻都不闻的菜,久了便什麽菜都吃。
庞大联考压力下的高中生活,是非常单纯的。
除了念书就是考试,除了考试就是念书。
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有人提醒你“业精於勤,荒於嬉”、
“唯有流汗播种,才能欢呼收割”、“成功是属於坚持到底的人”
等等让你觉得喘口气休息是罪大恶极的名言佳句。
题外话,我应该就是那种坚持到底的人。
因为後来我考上成功大学。
“严归。”
“郑传。”
“让我们言归正传。”
这是着名的《这一夜谁来说相声》中的相声台词。
所以,让我们言归正传。
故事是从刚升上高二时的一堂国文课开始。
原本国文课是很枯燥的,带着浓厚乡音的老师念课文没人听得懂。
偶尔他会试着讲笑话,但他总是边说边像马一样发出嘶嘶的声音。
而且还会从齿缝洒出口水。
但初秋的这堂国文课却让我的心提早入冬。
“请大家推举一位同学,代表本校参加全国高中作文比赛。”
老师说完後,同学们眼皮只微微一抬,似乎都没兴趣。
得到全国高中作文比赛第一名又如何?联考作文成绩能加一分吗?
“以“孝顺”为主题,写篇论说文。”老师不识相地继续说,
“要写一万字,期限是两个月,写完後交给我。”
有没有搞错?
高中生的作文是为了成绩而写,平时写一千字已经够了不起了,
竟然要写一万字?而且还是不能唬烂的论说文。
那得耽误多少念书的时间啊。
一股紧张的气氛突然在同学间蔓延,因为这是生死攸关的事,
大家都很害怕自己会变成苦主。
没想到竟然有一个同学举手站起来说出我的名字!
“蔡同学的文笔一直是有目共睹,我相信他一定能为本校争光!”
他说完後,同学们拍手叫好、欢呼声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