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3.6.一触即发的紧张
    chap_r();    钱主任制定了一个政策,“外松内紧”。所谓外松,一方面要保证学校正常的运转,另一方面也是给“极个别”的同学一个麻痹,一个松懈,好引蛇出洞;所谓内紧,就是大家的眼睛要睁大一点,“那根弦不能松”。不过,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外面”还是松不下来。每一个人还是很紧张。就说王玉秧,跑完3000米之后她究竟做了什么,这就不容易说得清。说不清就暗含了危险性。她为什么要一个人回宿舍呢?玉秧犹豫了两天,到底还是找到了心理学老师黄翠云,是一位女教师,担任着学生处的副主任。玉秧决定这样做还是很有头脑的,再拖下去,身上干净了,那就不好说了。玉秧老老实实地把情况告诉了黄老师,她之所以回到宿舍,主要是身体有了“特殊情况”。黄老师听完了王玉秧的陈述,把玉秧带进了女厕所。让玉秧解下裤子,把东西翻出来,看了。情况属实。这个是做不了假的。

    黄老师四十多岁了,曾经被错打成右派,平反之后才从县城调进了师范学校。黄老师可不像钱主任,很温和,爱笑,像一个母亲,甚至,像一个大姐。虽然也是主任,可是黄老师不允许任何一个同学喊她“主任”,只能喊“老师”。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中有相当高的威信。黄老师检查完了,笑了笑,说,“这能说明什么呢王玉秧同学?”玉秧想,是的,这能说明什么呢?身上有“特殊情况”,只能证明王玉秧一个人回到宿舍了,只能反过来证明王玉秧的确在案发的现场,并不能证明其它。王玉秧的鼻子尖上全是汗,傻乎乎地站了好大一会儿,很莽撞地说:“不是我偷的。”黄老师轻声说:“在没有查出来之前,谁都是可能的。包括我,也是可能的。你说是不是呢?”这一来王玉秧不好再说什么了,人家黄老师都把自己放进去了,玉秧再狡辩,显然就有态度上的问题了。

    排查的范围一会儿缩小,一会儿放大,但是,没有结果。案情难以突破。一眨眼已经拖到第四天了。在这四天里头,八二(3)班的同学对“铁的纪律、铁的校风”有了极为切肤的认识。准确地说,对“铁”这个金属有了极为切肤的认识。铁是没有表情的,不言不语,不声不响。但是,铁很重,很硬,有一种霸蛮的力量。同学们对“铁”产生了一种极度的恐惧。因为铁的静止永远都是暂时的,它一旦行动起来,没有人知道后事如何。同学们发现,任何东西发展到一定的火候,它都有可能变成铁。比方说,事件,比方说,时间,比方说,心情。它们现在都是铁。很重,很硬,横在八二(3)每一个同学的面前,的心里。八二(3)班死气沉沉。每个人都轻手轻脚的,生怕哪儿碰到了铁,“当”的一声,或者说,什么声音都没有,铁已经把你的皮肉带走一大块。

    比较下来,王玉秧承受的压力则要大得多。这种力量并不只是来自校方,在很大的程度上,它来自于同学们的中间。甚至,它来自于王玉秧自己。王玉秧说不清楚了。玉秧嘴笨,说不清就不说。但是,抬不起头来。玉秧可以麻痹自己,其它班级的同学可是麻痹不了的,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关键是,他们的想像力同样是“雪亮”的。同学们当中已经流传开了,王玉秧和钱主任已经进入了“僵持性的阶段”。双方都在攻心,就看谁挺得住。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静止肯定是暂时的。同学知道,暴风雨会来。一定会来。

    暴风雨来了,相当地突然。一点都没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相反,很平静。当然,这种平静是学校里领导的那一方,同学的这一头却从来也没有消停过,所谓风欲静,而树不止。星期六的上午,北京时间九点整,钱主任,黄老师,八二(3)班班主任,三个人呈品字形,一起走向了八二(3)班。同学们早就到齐了。钱主任满面春风,是那种如释重负的样子,难得一见的轻松。黄主任却反过来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玉米简介 >玉米目录 > 3.6.一触即发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