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页
chap_r(); 采访就要深入。不深入能写出好文章吗?奇怪,有什么可后悔的。
还是那间屋子,还是那张沙发。她顾不得一身刚买的新套服,想也没想那脏浴巾就坐下去。
女主人不在屋。男主人递过一杯茶,转身坐在对面那唯一的黑木头椅子上。
“庞主任通知说,您还想来谈谈。其实,家庭问题说复杂也不复杂,说不复杂也复杂。复杂就是不复杂,不复杂也未必真不复杂。”
“等等,我能把你这两句话记下来吗?”
“值得记吗?我是随便说说的。”
“你善于抽象。”
“我第一次听说。”
“听庞主任介绍,你是搞绘图的。没想到你这个职业的人,抽象思维这么活跃。”
“任何一张图纸,拿出来分析,只剩下一条条线,再抽象不过了。”
真有意思!一个很有趣的采访对象,一个很好的开始。
采访,是一种苦差事。别看喜庆宴会盛典上,记者们上窜下跳,风头十足。他们吃闭门羹,见冷脸,被人拒之于千里之外的难堪时节外人看不见。
像刘述怀这样的采访对象真是百年不遇。他没有拘束,没有戒备,不需“诱获”,更无须“审讯”,完全自觉自愿与你交流。这种交流式的采访,是采访的最佳境界,可遇而不可求。大记者们说这种可贵的交流采访,是一种愉悦,是一种享受,是人生一大乐趣。莫非,这福气降临到自己头上了?方芳高兴极了。
“我们怎么谈呢?”
“谈谈你对家庭的看法,怎么样?比如说,结婚以前,你理想中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
“理想中的家庭?我没有理想过。”
“或者说,设想中的……”
“我没有设想。”
“希望,希望家庭是什么样子的?”
“我没有希望过。”
高兴得太早了!这个刘述怀怎么回事?恋爱了,要结婚了,对于将要建立的家庭——人生很重要的一个转折,居然没有想法,没有希望,这能叫人相信吗?
“不可能的嘛!年轻人谁没有自己的梦,谁没有自己的幻想。梦和幻,都包括了爱情和家庭。你也曾经年轻过——当然现在你也不老。我不相信你没有想法。刚才我还庆幸,找到了一个没有拘束的采访对象,现在我要考虑是不是这样了。”
刘述怀只是淡淡地一笑:
“结婚以前,我确实没有想过。我不是为了建立家庭才结婚,是结了婚才有家庭的。有了家庭我才有了一点想法。或者用你的话说,才考虑到理想的家庭应是什么样子的。我说的是真话。”
“好吧,不管前后吧,你说说,你理想中的家庭吧!”
她等着他说出这个“理想的家庭”。她原以为他会有什么精辟的见解;她原以为未来的通讯中可以用刘述怀马上就要说出来的话作为骨干材料来构架。不料,这位抽象思维挺活跃的采访对象,竟说出一句最没有嚼头、最没有诗意、最俗的话来:
“我理想中的家庭应该有两间房子。”
方芳发愣,这还用记?这也挨不上嘛!
“难道家庭问题只是房子问题?”你的抽象思维跑哪儿去了,方芳简直有点生气,合上了笔记本儿。
“两者之间有关系。”
“什么关系?”
“如果有两间房,夫妻一人一间,各人都有一个可以逃避对方的地方。这样的家庭就比较理想了。”
“为什么要逃避?夫妻之间要逃避,还叫什么理想家庭?”不合乎逻辑嘛!这人思想方法有问题,方芳想,没好说出来。
“我猜想——你还没有结婚。等你成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