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哥儿的预言
用切菜刀割断了小公鸡的喉管,艳红的血就冒着热气汩汩地流出来。小公鸡蹬着腿,扑棱着带血的翅膀。那是我第一次目睹一个小生灵的死亡。吃午饭时,不管干娘怎样哄我,我只是哭着摇头,紧闭着嘴。干娘满面忧愁地对我母亲说:“这孩子心软,长大了一准受人欺负!”
小母鸡也在为它失去了惟一的伙伴而悲伤。傍晚,是它进窝的时候,它却在鸡窝旁徘徊不前。干娘抓住它,把它塞进鸡窝。小母鸡睹物思亲,又扑棱着翅膀从鸡窝里钻出来。干娘满院子撵它,它就“嘎嘎”地尖叫着,跟干娘兜圈子。干娘扑上去,扑空了;再扑上去,又扑空了,满院子飞扬着洁白的羽毛如晶莹透亮的雪花。干娘终于把小母鸡挤到了墙角,小母鸡又挣脱出来,拍打着翅膀飞上了树枝,颤悠悠地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尖声啼叫。我听懂了小母鸡的叫声,叫声凄切而响亮:“哥哥呀,哥哥!”
我对父亲的记忆总是在这里再次浮现出来。他站在堂屋台阶上,仰望着树上的母鸡,眼镜也随着母鸡的啼叫一闪一亮。“不要抓它了!”父亲说,“鸡的祖先本来就是住在树上的,经过人类驯化才变成了家禽。叫它在树上呆着吧,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啥?不怕黄鼠狼把它拉吃了!”干娘说。
“对于鸡,”父亲说,“人吃了它,与黄鼠狼吃了它,都是一样的。”
夜里,我听见小母鸡在树上哭啼。
隔壁的八哥儿也遥相呼应,半夜三更就叫起了“古德毛宁”。
干娘多次起床,跑到院子里望天,“老天爷,这是咋了?”
胡同里的野狗也在“汪汪”地吠叫。
天亮,父母亲都去学校上课。一群老鼠公然跳上了书桌,骨碌着黑豆似的眼珠左顾右盼,接着就翘起胡须、竖起前爪,在书桌上蹲下来开会,用我听不懂的鼠语“吱吱”地密谋。门外传来八哥儿的叫声,老鼠们就像被鞭子猛抽了一下,嗖嗖地跃起,在屋子里东蹿西跳。老谋深算的大老鼠首先蹬翻了一个蓝墨水瓶,接着又撞翻了一个红墨水瓶,蓝色和红色的江河就在书桌上泛滥。小老鼠们用脚爪和尾巴尖蘸了墨水,开始在白色的床单和米黄色的窗帘上努力作画,画出了美丽的竹叶形和蝌蚪状花纹。我必须承认,它们比我用蜡笔在“棒纸”上画的好看而且高深,可能是早期抽象派的作品。事态发展到了必须由小花猫出来收拾残局的时候,小花猫却惊恐万状地跳上屋檐,接着又跃上房坡,躲在屋脊下“喵喵”地惊叫。
干娘跑过来,用笤帚疙瘩平息了老鼠的叛乱,用围裙制止了书桌上的水灾,又从桌子底下把我掏出来,再次仰脸问天:“老天爷,你是咋着啦?”
下午,推水车的老人送水来了。听大人说,他推来的是“甜水井街”一口古井里的好水。他提着两桶好水越过门槛、穿过院子,把水倒进水缸,在厨房门外的铁丝钩上取下一个竹制的“水牌”,向门外走了两步,又心事重重地停下脚步,眼珠骨碌碌地盯着干娘。
“他大爷,你这是咋啦?”干娘问他。
老人晃了晃“水牌”,摇了摇头。
“你是叫俺续‘水牌’?铁丝钩上还有哩!”
“水井里,翻了一夜水花,咕嘟嘟地冒泡儿……”
“是人掉井里啦?”
“地底下,青龙翻身……”
“青龙?”
“世道要大乱!”
干娘呆呆地抱着我,望着老人推车远去的背影。
“出邪啦!”老蔡拉着洋车从巷口走过来,“杨家湖像开水滚锅,鱼儿也蹿出水面,嗖嗖地直打水漂儿!”
干娘又抱紧了我,惶惶地望着老蔡。
“龙亭大殿上,有一条水桶粗的青花大蟒缠在大梁上。”老蔡把洋车停在树下,“斗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