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接着让台湾学生和北京学生谈谈彼此说话的差异。
有人说,台湾学生说话温文儒雅,语调高低起伏小,经常带有感叹词;北京学生说话豪气,语调高亢、起伏明显,用字也较精简。
例如台湾学生说「你真的好漂亮喔!」,北京学生则说「你真漂亮」。
人家说谢谢,台湾学生说不客气;人家说对不起,台湾学生说没关係。
语调总是细而缓,拉平成线。
而不管人家说谢谢还是对不起,北京学生都说「没事」。
语尾上扬且短促,颇有豪迈之感。
「咱们做个试验来玩玩。」学生们七嘴八舌说完后,老师说。
老师假设一个情况:你要坐飞机到北京,想去逛故宫和爬长城,出门前跟妈妈说坐几点飞机、几点到北京、到北京后会打电话报平安。
大伙轮流用自然轻松的方式说完,每个细节都一样。
结果发现这段约50个字的叙述中,有些说法上有差异。
例如台湾学生最后说「我会打电话回家」;北京学生则说「会给家里打电话」。
「现在用手指头数数你刚刚共说了几个字?」老师说。
经过计算平均后,台湾学生说了52.4个字;北京学生说了48.6个字。
为了客观起见,老师又举了叁种情况,结果也类似:在一段约50个字的叙述中,台湾学生平均多用了叁至四个字。
我不太服气,跟暖暖说:『快到教室外面来。你怎么说?』「快来教室外头。」暖暖说。
屈指一算,她比我少用一个字。
『这件衣服不错。』我说。
「这衣服挺好。」暖暖回答。
『这件衣服太好了。』「这衣服特好。」『这件衣服实在太棒了。』「这衣服特特好。」暖暖笑着说,「我用的字还是比你少。」『你赖皮。哪有人说特特好。』「在北京就这么说。」暖暖嘿嘿笑了两声。
老师最后以武侠小说为例,结束今天上午的课程。
在武侠小说中,北京大侠一进客栈,便喊:拿酒来!
台湾大侠则会说:小二,给我一壶酒。
看出差别了吗?
台湾大侠通常不会忽略句子中的主词与受词,也就是「我」与「小二」;而且计量单位也很明确,到底是一壶酒还是一坛酒?必须区别。
北京大侠则简单多了,管你是小二、小叁还是掌柜,拿酒来便是。
酒这东西不会因为不同的人拿而有所差异。
因为是我说话,当然拿给我,难不成叫你拿去浇花?
至于计量单位,甭管用壶、坛、罐、盅、瓶、杯、碗、脸盆或痰盂装,俺只管喝酒。
武功若练到最高境界,北京大侠会只说:「酒!」而台湾大侠若练到最高境界,大概还是会说:「来壶酒。」当然也因为这样,所以台湾大侠特别受到客栈欢迎。
因为台湾大侠的指令明确,不易让人出错。
北京大侠只说拿酒,但若小二拿一大坛酒给北京大侠,你猜怎么着?
「溷帐东西!」北京大侠怒吼,「你想撑死人不偿命?」这时小二嘴里肯定妈的王八羔子您老又没说拿多少,直犯嘀咕。
「造反了吗?」北京大侠咻的一声拔出腰刀。
所以武侠小说中客栈发生打斗场面的,通常在北方。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常为了喝酒而打架,这还能不悲吗?
「那台湾的客栈呢?」有个同学问。
「台湾客栈当然爱情故事多。」老师笑了笑,「君不见台湾客栈拿酒的,通常是小姑娘。」老师说完后,笑得很暧昧。随即收起笑容,拍了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