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凶手和战友
,从另一方面也说得过去:情况紧急,为了避免造成恶果,抓住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进去,制服绑匪,也说得过去。可是,这个案件不存在这样的条件啊!
其次,陈云清被耿凤臣枪杀也有问题。他们既然是摸进茶室之后冲进包间的,那么,事前肯定应该对包间外的茶室进行过侦查,既然侦查过,为什么没发现耿凤臣,而是等他们冲进去,枪口对准耿凤君时,耿凤臣却突然冒出来,从后边冲上去,向陈云清开枪呢?
当然,也可以解释为,他们进入茶室后观察不细,导致疏漏,被耿凤臣从他们的眼皮下溜了过去。
可是,如果耿凤臣真的藏在茶室,看到他们进来,为什么没有反应,非要等他们进入包间后才发难呢?
其三,耿凤臣射杀陈云清的过程也有问题。根据关伟的陈述,他是从后边突然冲上来,一枪将陈云清打死的。那么,茶楼的包间不是很大,他为什么打死陈云清而不打关伟,却让关伟一枪把哥哥打死呢?杀一个警察是死,杀两个警察同样是死,他为什么不向关伟开枪报复,反而拔腿逃跑呢?
或许,可以解释成为着慌,害怕……
可以解释,但是,缺乏说服力。
李斌良把疑问放到一边,又开始看徐进安的询问笔录。
……
问:徐大队长,说说吧,从你接到报告开始。
答:好。我是接到关伟的报告,赶到现场的。
问:到现场后,你都看到了什么?
答:啊,我跑到茶楼附近时,就听到了枪声,我就赶快往那边跑,快跑到茶楼跟前时,一眼看到耿凤臣从里边跑出来。我命令他站住,可是他不听,我就向天上鸣枪,他还是不听,我就向他开了几枪,可是,他越跑越快,很快跑远了。
问:继续说。
答:后来,我就进了茶楼,正好关伟扶着袁万春从包间走出来,告诉我说陈云清死了,耿凤君也死了,我到包间门口瞅了瞅,看到了他们两个的尸体。
问:然后呢?
答:然后,大队伍就上来了。
问:就这些?
答:对,就这些。
问:案情这么严重,你去茶楼时,为什么不通知110呢?
答:没顾上啊。再说,我也闹不清到底是真是假,把大家都折腾上去,万一是个假案怎么办?
……
这份笔录要比关伟的简单得多,疑点不像关伟那份那么明显,但是,也能看出一些来。最明显的是徐进安接到关伟的电话没有报告就很可疑,按理,这么重大的案件,他接报后应该马上反馈给110或者局领导,可是,他却没有报告。还有,到达茶楼后,他看到耿凤臣逃跑的事也有疑点,要知道,耿凤臣已经亲手击毙了陈云清,又亲眼目睹哥哥死在关伟手下,这时候,情绪肯定已经失控,逃跑中,徐进安向他连开几枪,他却没有还击,只是一个劲儿地逃跑,有点儿让人难以置信。
可是,这种疑点没法追究,要是提出,徐进安肯定能拿出很多说辞来抵挡。
接着,李斌良又看了受害人袁万春的笔录,也比较简单,他只说,受到耿氏兄弟的邀请,去茶楼“喝茶”,可是,进入那个包房后,却突然被二兄弟用枪口顶上,逼着他签字,把配货站廉价让给他们,后来,茶楼老板报了警,关伟来到后,击毙了耿凤君,救了他,而他也目睹陈云清在他面前被耿凤臣击毙。
笔录虽然不长,可是疑点却很多。一、袁万春这个人外出时,身边总是带着几个手下当保镖,可是,这次却偏偏没带,而找他“喝茶”的两个人又是他平时的死对头。这有点反常。二、耿氏兄弟用枪口顶着他的头部,让他签字让出配货站的做法也让人不解。因为,袁万春是市里的名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