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00章 当局者迷
吊念这位大宋官家。

    一堆堆纸钱沿长街焚烧,望也望不到头,到处是哭嚎,到处是一片悲戚。

    火气数日不绝,开封的空都已经被百姓焚钱祭奠的烟幕笼罩,遮蔽日,地无光!

    可是,话回来,再悲痛也无法阻止生活的继续。何况,这不是一家一姓的生活,而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是大宋朝的生活。

    纵使悲痛欲死,可是朝廷不能死,新旧更迭更是不能乱。

    这是国本,既使唐奕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

    ————————

    另一边。

    此时的文彦博真正理解什么叫:没了,就是没了;才真正理解唐奕的那番咆哮意味着什么

    “再也找不到比他对他们这些臣子更好的皇帝了。”

    他难过,也分不清是为政斗败北的失落,还是真的因为失去了这样一位好皇帝而伤情。

    他难过,因为不论现在多么后悔,不论他表现的多么如丧考妣,都已经晚了。

    癫王,也就是现在的镇疆王唐奕,是不会放过他的。

    一个王介甫怎么可能平息这场纷争,还有那道圣旨给那个疯子带来的怒气?

    唐奕辅政,代表着除了皇位没有换人,镇疆王一系等于赢得了一切。

    胜利之后,自然是瓜分胜利的果实,而他文彦博的下场,多半和王真一样,就这么结束了。

    这不单单是为了唐奕的怒火,也是为了给很多人腾地方。

    比如贾子明。

    是的,一定是他。

    文彦博已经知道了答案,从老贾那傲然于众、目空一切的眼神里,他就知道,此一役这后,这朝堂之首的位置,将再一次回到老贾手里。

    那眼神里,有胜利之后的轻松,亦有蔑视对手的高傲。

    他难过。

    但是,纵使他难过,想到赵祯的好,想到老皇帝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还在为他们着想,还在为他们开脱,文扒皮纵使铁石心肠亦知冷暖,何况他还不算“没长心”。

    没有像王安石一样就此萎靡,文相公甚至来不及哀戚,更来不及为赵祯哭抹泪,而是打算站好最后一班岗。

    就当是对先皇的一个交待,对过往的一次忏悔吧!

    做为大宋宰相,文彦博第一个从恍惚之中回过神来,立刻当着文武百官、数十万城民的面,把赵祯拟好的遗诏当众宣读。

    宋制,皇帝膑,依古礼仪葬,有严格的流程和步骤。

    从‘发哀’到入陵下葬,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规定,而这个宣读遗诏,就是礼制的第一步。

    太子赵曙即位,镇疆王唐奕辅政

    这是国本,是稳定的大前提,十分重要,比给赵祯治丧更重要。

    随后,范仲淹亲书发哀檄文,昭告下。

    王德用、石进武、王守忠,亲自各领禁军巡防全城,左右厢营亦有大将坐镇,确保万无一失。

    翌日清晨。

    太子赵曙在百官见证之下,行登基大典。

    文彦博代百官上贺表,新帝先入明堂告慰地,后临大庆殿受百官朝拜。

    礼成之后,新帝正式登基,尘埃落定,开封的戒严才算解除。

    新帝这才会诏令百官,着手先皇丧葬仪典。

    可是,到了这一步,卡住了,没想往下继续了

    为什么呢??

    因为唐奕!!

    赵祯的遗诏里可是的很明白,赐唐奕镇疆王爵,辅理国政,且直至年。

    也就是,直唐奕死,他都是顾命大臣,没有还政皇帝这一;

    也就是,新皇赵曙的话,根本就不算圣谕,仅供参考,屁用没有

    而真正拍板拿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调教大宋简介 >调教大宋目录 > 第900章 当局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