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1
少提高时,外来人口就成了另一种人口增长方式了。
治安方面:只要把人安排到一个行星上,控制一下进出行星飞船的数量、性能后,再怎么有问题的难民,也不可能对其他安全行星上的居民造成威胁。
经济上的负担:现在统合体方面经济状况因为对外政策的宽松改变,使得与周围各国关系转为良好,从而减少了额外的军备开支,增加了商贸、关税方面的收入。区区两百万难民,对于一个控制着百余星系的星际国家,并不是什么问题,尤其是在知道这些人中,有相当数量是有着各类专业技能的高级工业技工后,统合政府的态度就更加友好了。
别看这些难民以前只是在给海盗和雇佣兵们服务,而且这些人也用不起像战列舰、无畏舰、航母这样的主力舰,但比起统一规格的政府军星舰,那些海盗、走私者、雇佣兵们的飞船各种千奇百怪,改装和升级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想要维护这些被改装的面目全非的星舰,一般人可没那种好技术,只要能把这些人整合到统合体的船厂,就能获得这些人的技术。
在星际时代,没有比星舰更重要的技术发展了,先进的星舰能同时对抗多艘同级舰,就能让拥有者以少敌多,用少量军力就可以对抗敌方大量舰队,而敌方却需要投入数倍军力才能压制住。
虽说星舰技术是一个体系上的技术发展,可那些长期混迹于各种改装船之间的老油条们,他们的经验加上奇思妙想,是可以将同一型号的星舰直接提高性能的。
既能拉到选票,又能增强己方技术人员经验、水平,何乐而不为呢?
事情就在这些统合体政府高层的安排下,以极短时间内定下来了。
伊芙利特星系是一个边境星系,所谓边境星系,通常就是开发时间较短的星系,一般这样的星系在开发到一定程度后,军方就会以这个星系为基点,向外继续扩张将下一个未开发星系变成新的边境星系——在这个只能通过虫洞进行长距离移动的时代,边境星系就是这来出现的。
因此,开发程度还不足的伊芙利特星系自然有足够的地方来安置这两百万难民——统合体方面直接划了一颗有过初步建设的卫星来安置他们。
这颗伊芙利特四号行星的第一卫星,是一颗直径1200公里的星体,重力极低,因此大气转化很难进行,就算要进行也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和设备来维持大气层的存在,这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并不划算,他们只是在卫星上修建了几个有人工重力系统的封闭式穹顶城市就算了事。
又因为这颗卫星上没有什么重要资源存在,时间一久,随着上面少量的稀有矿物被开采干净,穹顶城市中的居民也不断减少,到现在只有几千人还在上面生活。军方只需要将这几千人迁走,然后就可以让难民们入住了,时间不需要超过一天的时间。
等到运输舰在卫星上降落,将船上的人员迁至穹顶城市后,各种求援物资,从食物、饮水,到衣物等生活用品,也随即运到并分发给那些难民。为此财大气粗的统合体政府直接就将伊芙利特星系上出产的此类物资给全包了,让那些商人们好好的赚了一笔。
接着,大量的新闻媒体人员也跟着政府工作人员来到这个难民营,他们将跟随政府人员对难民进行登记工作的同时,采访难民,将现任统合政府救助难民的正面形象向全统合体人民进行报导,以提升现任政府的声誉——当然也有不想这么报导的媒体人,但这些人连登上卫星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统合体政府有关部门给刷下飞船了。
至于说有没有人对政府的这一行动表示不满?
得益于统合政府优秀的宣传能力和舆论导向能力,虽然确实有人质疑政府方面是否过于仁慈,是否有浪费税金拉拢选票之疑,但受控于政府的舆论方面却将公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