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节 《三国志》(二)
孔明拒绝了众将的求情,挥泪斩了马谡。这可以说是,像孔明这样的贤明的主帅,也由于对马谡过于慈爱,造成判断有误的例子。但从另一种看法说,这一调遣马谡的悲剧,也可以说它真实反映了蜀国人才的缺乏。关羽、张飞均已亡故,谋臣法正以及黄忠等建国以来的得力之臣也相继死亡,当时西蜀只靠孔明一个人在那里孤军独撑。不但如此,随着与魏战斗的加剧,西蜀人才匮乏日益成为孔明很大的压力。孔明不得不使用后来谋反的魏延,也是大有难言之隐的苦衷啊。

    关于孔明的心情,吉川先生在quot;五丈原之卷quot;中,做了如下的描述:

    quot;孔明虽未说出口,但他内心里确实有一抹寂寥。他内心里早已想好了连科学的创造力都无法企及的作战方略,他也相信执行这个作战方案肯定会取得胜利。但是唯独西蜀军中人才的缺乏,是怎样也弥补不了的。quot;

    关于证点,户田先生指出:quot;人的才干总是有长有短。即使英明如孔明,也是无能为力的。蜀国之所以未能很好地收揽人才,是因为孔明之才太高,而又过于严肃认真的缘故。quot;

    各方面的才能都过于擅长所造成的悲剧——这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军师孔明自身所造成的悲剧。同时也不应忘记恩师户田先生所说的话:quot;而且他也没有尽力搜求人才的余裕,我想,这点是他未能培育后继者的原因。quot;这说明户田先生同情孔明所处的困难处境,同情孔明必须完成的使命的严峻性。

    晚年的孔明,内心里怀抱着别人无法为之分忧的苦衷,而同时又落入不能不进行到底的、为国奋斗的孤立命运。激烈的军务和精神的劳瘁,使他身染重病,而且,他手中足以托以后事的人,为数并不多!

    即便如此,孔明为报答刘备的厚恩,完成刘备的遗业,还是毅然与敌将司马仲达相对峙着。孔明这一赤诚的心和他峻烈的生活态度,自古以来,不知使多少人为之感动得下泪。土井晚翠①的著名诗篇《星落秋风五丈原》,就是歌唱孔明的这种心情的。

    ①土井晚翠(1871-1952),诗人,曾长期任过第二高等学校英文学教授。

    祁山之夜夜色深,萧瑟秋风发悲吟。

    繁露零落田野冷,阵云黑压五丈原。

    草桔黄,马肥壮,蜀军旌旗暗无光,

    营静鼓角几声寒。丞相已病危!

    (中略)

    梦寐难忘君王恩,临终遗诏铭心田。

    鞠躬尽瘁忧国家,风风雨雨几春秋,

    而今败叶雨中颤。一旦大树倾颓后,

    汉室气运益难言。丞相已病危!

    (《现代日本文学全集第58卷》,土井晚翠作,筑摩书房版)

    这是一首极好地表现了以最后战场五丈原为背景的、诸葛孔明的生平及其精神境界的诗。病重的孔明。蜀军旗帜暗淡无光。来去于孔明胸中的是大志中途未酬,刘备对自己的深切信任与对蜀汉的命运。……在这首诗中充分写出了即将病殁的孔明极其悲痛的心情。

    在昭和二十八年(一九五三)的新年,我把这首《星落秋风五丈原》的歌唱给了恩师户田先生听。这是将土井晚翠的诗附上曲谱的歌,恩师静静地倾听着,听着听着,他摘掉眼镜,用手绢捂起了眼睛。随后他说quot;真是一首好歌,请再唱一遍。quot;前后我唱了六遍。他向我们说:quot;你们了解这首歌的真正精神了吗?quot;

    于是户田先生宛如讲述自己的事情一般解释了孔明壮志未酬、半途死去的心情。他说:quot;孔明的生命已面临着朝不保夕的、眼看就要从断崖绝壁坠下的时刻。他的军队正处在败色笼罩当中。在这关键时刻,人会想起什么,怎样想呢?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人学简介 >我的人学目录 > 第三节 《三国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