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北望故土
毕,陈百威穿好衣服来到厅里,早有丫环泡好茶、备了当天的报纸。报纸上刊登的消息是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日本部队势如破竹。蒋介石准备选择重庆做为“陪都”。
第二页刊有大陆文化名士柳亚子、茅盾等人赴港的消息。
昨天的报纸刊登了大陆著名影星胡蝶赴港的消息,令黄小妮兴奋异常,立即打电话去报社询问确切的住址,并得到了电话号码。
黄小妮对胡蝶不亚于一位帮会弟子对堂主的崇拜。香港佳荷公司曾引进过大陆的不少片子,其中就有胡蝶主演的《啼笑姻缘》、《火烧红莲寺》、《自由之神》。黄小妮为胡蝶精湛的演技,漂亮的外貌折服倾倒。很早以前,她就有了要与胡蝶结识的念头,只是一个在上海、一个在香港,一直没有机缘。如今这一场战争给她创造了机会。
昨晚,黄小妮一连给胡蝶打了六七次电话都占线,打通后,黄小妮通报了丈夫的名字,对方表现得十分的热情,说好第二天见面。
黄小妮兴奋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驾着雪佛莱拜会胡蝶去了。胡蝶住朋友家里,地址在轩尼诗道70号。
陈百威对胡蝶的到来也很感兴趣。她这一来自然少不得干她的老本行,如果能拉到自己旗下的“佳荷”电影公司拍片,绝对能赚一笔大钱,佳荷公司也会名声鹊起。但目前香港的电影制片公司有好几家,都盯着胡蝶这棵摇钱树,其中彭昆旗下的“美的公司”肯定会不择手段地争取她。因此,陈百威支持黄小妮和她接触。现在已经是下午,还不见她人回来,不知她们谈得如何了。
陈百威看完几则新闻,感到淡而无味,喝了怀茶,准备去花园看看那几丛炫丽的菊花。
身穿背带式西裤、纺绸内衣的陈百威踏着由雨花石铺就的花园小径来到菊园,他明知道闻花香隔着距离要比在近处好,此时他只是想过来散步。
菊园旁边是喷水鱼池,一群色彩艳丽的金鱼见人来了仓惶逃往假山里,样子憨态可掬……外面传来汽车爬坡的引擎声,陈百威却步抬头,是黄小妮的雪佛莱驶上来了。
虽然心里极想尽快知道妻子与胡蝶交往的结果,为了保持男子汉沉稳的风度,陈百威还是毫不在意地走回厅里,躺在沙发上用一张报纸挡在前面。黄小妮进来时一把夺去手中报纸,一屁股坐陈百威身旁,脸上再也没有昨晚的兴奋。
“怎么啦,谁惹你了?”
“阿威,”黄小妮开口说道,“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胡蝶请到佳荷来。”
“这跟你不高兴有关系?”
“是的,我去之前,美的公司已经有人在游说,说是要给胡蝶很高片酬。”
陈百威这下不再保持绅士风度了,挺起腰问道:“是谁出面?”
“彭昆。”
“胡蝶答应没有?”
“还没有,彭昆很能缠,一张巧嘴可以把死人说活,我担心胡蝶禁不住。”
陈百威叹了一口长气,说道:“胡蝶还没有答应下来,说明她还是有主见的。”
黄小妮撇撇嘴,说:“不见得,据我看,她对香港不熟,谈不上有什么主见,我觉得她干什么都听她朋友的。”
“她朋友是谁?”陈百威准备点烟也停了下来。
“她住房的主人。”
“主人总得有名字吧?”
黄小妮偏着头做挖空心思状:“好像也是从大陆过来没多久的,在轩尼诗道70号买了一栋楼,准备在香港立足下来……也是开堂口的,名字嘛……”
黄小妮正想不起来,一马仔入报:“堂主,文军师求见。”
“请他进来。”
一会文贵进来。此时的文贵已六十岁年纪,脸上没肉,双眼布满血丝,留一口花白山羊胡,长袍马褂,戴一副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