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家,许新国是这支武装力量的文物鉴定顾问。

    三个试图凿下石壁佛像的人,鬼影一样消失了。

    许新国朝着奇石簇生的河川喊了几声站住,无可奈何地回到车上,忿忿地说:我要是有枪,先打断他们的腿再报案。

    孙学明说:毕竟这里太辽阔了,防不胜防,佛尔崖雕像恐怕在劫难逃了。

    王潇潇说:不要紧,佛能救人,自然也能自救,今天佛让我们看见了这几个盗窃者,就是一种自救的办法。佛有十万八千种自救的办法,我敢打赌,我们回来时,佛像一定安然无恙。

    这话许新国爱听,他呵呵呵地笑起来。

    汽车又开始前行的时候,许新国一眼不眨地望着窗外。他看到沿途岩石上“山高水长”、“海藏咽喉”等几处古代石刻都还完好无损,心里就塌实了些。石刻的字形都很大,字体浑朴雄伟,隐隐感觉到古人的气度已经和这胖山高水融为一体,真是又大又逼人,而且真切实在,一点也没有今人题字那种虚张声势的样子。

    中午两点,我们到达湟源县城。

    这是个被称为海藏第一险隘的地方,古往今来,都是连接青海西部、南部三果洛、康巴地区、前藏后藏、安多羌塘,乃至印度和尼泊尔的重要关口与物资集散地,是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南部干线必经之要塞。县城街上一派嚣攘,多有穿皮袍、戴呢帽、佩腰刀的藏民和戴白帽、戴盖头的回民。商店和饭馆拥挤成两列长长的五光十色的门面。仰头看去,半空里悬挂着北极山的峰峦和老树碧瓦的古庙台。

    我们挑了一家穆斯林饭店,进去,坐下。罗山大喊:熬茶有哩?熬茶是茯茶加盐、花椒、桂皮、芪艾熬成的一种茶,有极强的醒脑、解乏、化食、祛寒的作用,而且口感十分怪美,地道的高原人没有不爱喝的。

    喝着熬茶,等着饭菜上桌,就见一个衣冠不整、面带菜色的少年走了进来。少年坐在门边的凳子上,怯生生地盯着我们。柜台后面的老板朝他挥挥手:出去。少年一溜烟跑了。老板紧趱几步到窗前,朝外望着,又看看我们,脸上似有疑虑。

    一会儿,饭店老板过来,问我们是干什么的。罗山说:你管这些干什么,我们就是来吃饭的。老板说:外面有人等着你们呢。

    谁?孙学明抢先出去,就见十几个破衣烂衫的农民守候在门外,眼神里充满了乞求。

    孙学明好奇地问:你们要干什么?

    这时我们几个都出去了。十几个农民一见许新国,忽地拥过来。有人喊:许所长……

    周宁和张文华吃惊地问那些农民:你们认识他?

    有人说:许所长是挖墓的。

    许新国说:人够了,早就够了,暂时不需要,你们缠着我没用。

    原来他们之中有人曾在都兰吐蕃墓群做过民工,在这里见到负责墓群发掘的许所长,就想多邀几个乡亲再去都兰挣几个钱。

    有人说:许所长,你要了我吧,我告诉你谁是盗墓的。

    许新国立马盯上了这个尖下巴的农民:谁是盗墓的?快说。看那人不说,又道,好,我要了你,你今天就跟我走。

    又有人说:许所长,还有我们。

    许新国说:我发不出钱来,你们去了会后悔的。以后吧,等增加了发掘经费我再找你们。说罢,又指着尖下巴说,我就要你一个人,你在这儿等着我。

    我们回到饭桌前,每人一碗粉汤和一个烙饼以及三大盘菜已经端了上来,香气直往肺腑里钻。我们都饿了,快速地狼吞虎咽。马卫国抢着买了单。许新国一手抹着嘴,一手拿着两个夹了半斤羊肉的大饼,快步来到门外。

    那十几个农民包括那个尖下巴已经不见了。许新国用眼睛找了一圈,看到不远处另有一伙人交头接耳地望着这边,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敲响人头鼓简介 >敲响人头鼓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