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算回家了。

    噶厦政府致电班禅:自达赖圆寂后,全藏僧俗妇孺,莫不盼祷班佛早回藏土。

    但是有条件,这条件是唯一的,也是绝对的:望佛座勿带蒙汉官兵,以免如油浸纸,危害西藏政教,此系全藏人民公意,如不容纳,将必坚决抗拒。

    作为政治家的班禅当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他意识到自己在西藏尽管是万民仰慕的教内至尊,但如果没有代表中央政府的军队护卫,他在掌握军政大权的噶厦政府面前,不过是一个傀儡。甚至他想到这或许是噶厦的阴谋,诱他入藏,然后控制他或者除掉他,以免他在达赖还没有转世和转世以后幼年不能过问政事的时候,被别人利用,形成气候,壮大势力。

    班禅借中央政府的回电同样坚决:中央所派专使与其率领人员,以及仪仗队,此次护送大师入藏,噶厦不得加以阻难。又称:如果不能完全接受上述意见,则噶厦对我佛必仍无诚意。

    1936年6月,九世班禅离开南京,来到青海,准备返藏事宜。他先是住在塔尔寺,后来又西进到香日德设立了行辕。这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了。班禅从自己少而又少的经费中挤出三万元捐赠前线,又拿出两万元认购公债。他告戒行辕全体僧俗官员,饭少吃一顿,衣少穿一件,人人捐款,慰劳前线将士,救济离乡难民。佛足踏入香日德之后,甘青两省的蒙古族和藏族闻风而动,前来朝拜。王公千户们联合拨出一部分牧民作为班禅的属民,归班禅行辕直接管辖。后来这部分牧民逐渐在香日德形成了一个部落,自称为香加旗。

    12月初,班禅一行离开香日德,18日进抵青海玉树。噶厦政府早有代表守候在这里,一面迎接,一面以噶厦公函的形式提出:班禅轻骑回藏,不带汉方官兵。班禅行辕必须服从拉萨政府命令。班禅电告中央,中央来电:拟请我佛即遵中央劝告,暂缓入藏。班禅当即致函护送专使赵守钰:噶厦方面毫无欢迎诚意,反欲使班禅与中央断绝关系,听彼指挥。班禅东来十有五载,谬荷中央依畀,殊遇优渥,心切五族团结,共安边防,冀报党国于万一,宁愿牺牲个人,力全大局,不愿中央威信陷于隳堕,即遵前令,暂缓西行,以待将来。

    班禅一行在康巴人的玉树稽留了整整一年。

    1937年11月4日,班禅大师突然感到身体不舒服,唤来随行藏医诊视。藏医说:佛爷,你这是积劳成疾啊,你这是抑郁成病啊,你这是颠沛流离、居无所定酿成的苦啊。藏医给他服了治疗胃病和肿瘤的十三种金色,但病情未见好转。以后的几天里,班禅饮食难进,勉强吃一点,马上就吐了。而且左肋剧痛,无法安卧,双脚也开始黄肿,日益严重。到了26日,黄肿已经过膝,大便出血,嘴里干苦无比,咳嗽气喘得几乎不能说话。12月1日凌晨2时50分,九世班禅吉尊洛桑曲结尼玛格勒朗杰巴桑布,在青海巴颜喀拉山脚下的玉树寺拉加颇章宫中圆寂,享年五十五岁。

    追荐法事在离内地十分遥远离拉萨也十分遥远的玉树草原上寂寞地举行。这是个大雪飘飞的日子,牧民们瞻仰遗容的队伍就像翻山越岭的长城,一千盏酥油灯照亮着人心,数百名红衣喇嘛经声大作,人头鼓又一次敲响了。

    这是永远的遗憾——九世班禅自1923年11月逃离日喀则以后,在内地流浪了十四年零十五天之久,始终没有实现返回故乡的愿望。

    1940年,经噶厦同意,班禅行辕一部分四百余人,护送班禅灵柩入藏,前往札什伦布寺建塔供养。班禅行辕的另一部分也是四百余人,移住香日德,在班禅属民部落的地盘上屯田垦荒,同时派人开始寻访九世班禅的转世灵童。

    又是香日德,班禅回来了。

    回来的班禅是十世班禅额尔德尼amp;#8226;确吉坚赞。他和他的前世一样,来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敲响人头鼓简介 >敲响人头鼓目录 >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