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新政权的领导下,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包括护送的军队,包括班禅送给西藏饥民的粮食,包括驮运物资的骆驼。
远在布达拉宫的十六岁的达赖喇嘛不久就知道了班禅要回来。他在咨询噶厦要员的意见之后,对此采取了明智的态度。1951年6月,达赖电告班禅:我卜卦所得良好征兆,您确是前辈班禅化身。决定后已公布札什伦布讫。现在希望您即速起程回寺,所经道路决定后先来电为荷。这是十三世达赖和九世班禅之间展开神与神的对抗、人与人的争斗以来的二十九年中,达赖和班禅的第一次默契。它表明,班禅在宗教方面的合法性,通过卜卦,得到了另一位宗教领袖的承认。
再也没有什么问题了,从宗教到政治,十世班禅都将以最可靠的保证,堂皇而骄人地回归一个他从来没有见识过的老家。1951年12月19日,十世班禅离开西宁,踏上了前往西藏的漫漫长途。
又是香日德。
又是香日德的冬天。铺天盖地的骆驼,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骆驼。牧民们惊呆了:佛爷的骆驼啊。骆驼来自甘肃、陕西、新疆、青海。骆驼们也吃惊:怎么世界上还有这么多骆驼?
很快就有了神话:一个神王带领着无数骆驼走向天国,而在到达天国之前,神王和骆驼必然要经过一个便于给人间留下传说的地方,这就是香日德。
班禅行辕数百人和护送班禅进藏的将近三万峰骆驼,以及几千名拉骆驼的骆驼客,在香日德停留了两个星期,让周围的牧民以及闻讯赶来的远方的牧民饱览了人类历史上的这一奇观。
离开香日德的时候,许多牧民跟在后面。因为他们坚信,跟着走就能得到福报,就是脱离轮回之苦的捷径。甚至他们想到,说不定班禅此去就是要进入没有痛苦没有悲伤的香巴拉了,不然为什么跟上来了这么多骆驼——他们从来就以为,在解脱苦难方面,动物总是比人更有灵性。
迤俪而行。“进藏的队伍望不到边,骆驼的海洋上了天,一漫漫过了唐古拉山,云端里坐的是班禅。”——这是一首流传下来的藏族民歌。
跋涉四个多月以后的1952年4月28日,班禅一行到达拉萨。两千多公里的高海拔行程,他们遇到了什么?雪山、冰川、大河、狂风、缺氧、疾病以及死亡的威胁。尸体,有人的,也有骆驼的;坟堆,有人的,也有骆驼的;哭泣,有人的,也有骆驼的。多少年以后,人们还能在青藏公路沿线,看到骆驼的白骨,骆驼客的白骨。漫长的一溜,两千多公里的一溜,人和骆驼的尸骨,寒了,寒了。在昆仑山,在唐古拉山,在藏北高原,在念青唐古拉山,在冈底斯山,那些尸骨永远地寒了。
从香日德出发,班禅和他的骆驼,来到了拉萨。喇嘛们,信教的俗人们,跪下来欢迎,无数人磕头。圣城拉萨,万人空巷。当天下午,班禅即赴布达拉宫,在金碧辉煌的太阳殿,拜会了达赖喇嘛。天暖了,草青了。藏人没有不笑的,连乞丐,连病痛中的人,连行将送往天葬台的肉身,都笑了。
一个多月以后的6月9日,班禅离开拉萨,渡过拉萨河,渡过雅鲁藏布江,取道江孜,辗转走了半个月,终于回到了后藏圣城日喀则。这是现年十四岁的班禅离别将近三十年的故乡,这是1952年6月23日,这是在日喀则的历史上用金粉写成的一页。
到处是帐篷,牧民们从后藏草原的四面八方远程而来,在这里已经等待两个多月了。那么多老年人,激动得痛哭流涕。毛泽东的画像、班禅的画像和无量光佛的塑像平列着,供奉在神坛的中央。传说札什伦布寺的金顶上,这一天,落下了两百零六只白天鹅。
无量光佛和扎西警察
周宁认为,人头鼓在浩瀚的喇嘛世界里才具有最崇高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否则它就仅仅是古董,而与古董纠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