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有一副画面让你眷恋很久。坐在临街的窗前就更好了,你可以看到沿着八廓街顺时针流动的人群,有磕长头的信徒,他们从早晨一直磕到傍晚了;有匆匆而过的喇嘛,红色的袈裟在黄昏的照耀下更加鲜艳了;有迷恋在尼泊尔商店前和徜徉在工艺品摊铺前的旅游者,他们不时地望一眼黄房子,仿佛有什么吸引了他们;有一闪而逝的女人,美丽的女人,正因为美丽她就一闪而逝了;还有各种各样与你没有关系的人,走过,走过,不尽不绝地走过,就因为没有关系你才那么关注他——他从哪里来?他到哪里去?天色渐渐暗淡了,人影渐渐模糊了,神秘的灯光一盏两盏地出现了。时光在持续,信仰在持续,但是静了,静了,一天的喧嚣之后突然静了。夜的拉萨,夜的八廓街,显示着一种黑暗的美丽,让人享受着黑暗的幸福,静了,静了,一切都静了。当然,你可以什么也不看,就看这里的外文图书和杂志,或者,在这里写写明信片,喝一点咖啡或别的饮料。如果是两个人,还可以悄悄地聊天。总之,外国人来的很多,他们都是来寻找情调的,有的经常来,坐在固定的位子上,安静地度过每天的黄昏和晚上。
好啊,这里的情调,尤其是现在,外面下起了雨,外面的拉萨淅淅沥沥下起了雨,而我们在里面,里面依然是金色的黄昏,是拉萨羁留不去的黄昏,是黄昏羁留不去的情调。
我们起身,四处走动着,看到了墙壁上的两组世俗画,有彩色的,也有黑白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都很美,美得让人都想走进去;墙上还挂着藏戏面具、羌姆面具和佛教面具;有四大部洲图、风火水土图、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朗久旺丹图、须弥山图、香巴拉图、释迦牟尼神变图和斑斓若霞的佛教故事唐卡;餐桌上点着白色的蜡烛,吧台前挂着藏式的灯笼,餐厅中央是一圈沙发,俨然又是一个小世界,几个漂亮的外国女郎歪在那里,看着什么,说着什么。
很美啊,真的不错,玛吉阿米的黄房子,西藏的氛围,古典的情调,欧洲的方式,那么高雅的黄色,来拉萨旅游,谁会拒绝这里如此别致的享受呢?
创造这种享受的泽郎王清是康巴牧人的儿子,他发现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无穷魅力,发现了玛吉阿米这个词汇的真正含义。
——啊,我的情人,你是没有生养过我的母亲;你是母亲一样无私爱我的玛吉阿米。
我们在情调里穿行,都想着诗和画的意境。
王潇潇看了看窗外的雨,走到灯光迷蒙的吧台后面,摆了个姿势说:你们看我像不像女店家?
张文华说:太像了。
周宁说:那谁是冒雨来跟你约会的少年呢?
我用眼光寻找孙学明。孙学明正趴到桌子上,在一个木板夹起来的厚厚的本子里写着什么。我们走过去,发现那是一本玛吉阿米留言簿,孙学明正在上面创作一首诗呢。
我想也让我留下一首诗吧,于是就拿过另一本留言簿写起来:
我听说西藏选择了黄色
因为黄色是太阳的颜色
我知道西藏选择了太阳
也就是选择了不落
玛吉阿米是阳光的一束
它斜射而去
映出旋转的八廓街
映出黄昏的拉萨
黄昏是约会的时刻
我们在如此迷人的雨声中
来到情人的思念里
纷纷醉倒
啊,太阳的情人
玛吉阿米的黄房子
拉萨永远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