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眠之夜
年头,庄稼收成不好,各家糊嘴都艰难,他也别想指望谁。他的女儿们一个个都好,可日子也困难呢!老大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老三的家庭拖累太重,吃穿都顾不上;老四呢,唉,可怜!”
“不是离了婚回到老汉家里来了么,可为啥又和老汉分开过呀!真不明白。”
“这,依我看就是老汉的不是了。他叫人在耳鼓山给老四找了个婆家,硬要她重新再嫁,可四姑娘偏不,父女俩的性情都一样固执,只好分开过啦!”
“哦,原来是这样。她是不喜欢耳鼓山上的人户,还是真的不愿再嫁人啦?”
“这个女子太有心计了,常人摸不透她的心思。人们说她性情温柔太软弱;依我看啦,这些年在郑家过的那坷坷坎坎的生活,倒是把她折磨得刚强了。你看她,成天不说一句话,心里可不是没话说呢!”
金顺玉大娘说到这儿,见许琴提着暖水瓶过来了,忙问道:“病得重不重啊?发烧么?”
“不发烧。开初叫他吃药,他偏不吃,硬说没有害病,还骂我大惊小怪的。我对他说,这药片是颜组长叫送过来的。他想了想才吃了。”许琴这样说着,摊开手板,亮出两张一角的票子,笑了起来,“你们看笑不笑人!嘻嘻……他吃了药,在枕头底下摸了半天,摸出两角钱来,问我:‘多少钱一片呀?’我说:‘你这是干什么嘛!’他硬把钱塞在我手上,叫还给颜组长,还说:‘金钱上的事,可不兴含糊,各人是各人的。’哈哈哈……你们说,我爹笑人不笑人呀!”
金顺玉大娘也被逗笑了,批评道:“这个人咋会这样小家子气啊!”
颜少春却没有笑。她吃惊地大睁着眼睛,心情却越来越沉重。她伤心地想道:“农民同我们干部的关系,已经糟糕到这个地步了,真是破天荒的事!这,难道就是这场‘大革命’的成果么!……”她不敢再往下想。在过去长期的农村工作中,颜少春有多少次给贫病交加的农民送过药,而她自己也曾躺在农民的茅草房里害过病。那时候,可不曾发生过如此冷冰冰的关系,那时候,当她把药送到病人手上的时候,谁不感到是送来了党的温暖啊!
金顺玉大娘对许琴说:“老九,你快把这钱还你老子去吧!这成个什么体统呀,太叫颜组长难为情了!”
许琴马上回答:“好,我给他送过去,批评他几句。”
“转来。”颜少春平静地说了一声。叫住许琴以后,她把手向着许琴伸过去,说道:“我把钱收下。给我吧。”
许琴不明白她的意思,怪难为情地站着。
颜少春苦笑一下,好像很不愿意说而又不能不说出来似的,说道:“你爹是害怕吃亏吧?想想嘛,我在你们家吃饭、住宿、日子长了,要是在金钱上给他‘含糊’起来,他可受不了啊!——他把我当做‘打秋风’的人啦!”
“颜组长,你……”许琴难过极了。
“当然,这不能怪他。”颜少春抓住许琴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旁,说,“咋能怪他老人家呢?想想嘛,要是这些年来他不愁吃不愁穿,什么都不愁;要是在我们干部队伍里没有出现那些白吃白喝、还要卡农民颈脖子的人,许茂大爷他不见得会这般的小家子气吧?不会的。这全是生活教给他的。”
许琴听着颜组长这样说,不但不再难过了,而且觉得颜组长的话像一把钥匙,正好能捅开她心里长期以来捅不开的那把锁。她默默地复念着颜少春最后一句话:
“这全是生活教给他的!”
“是啊!近来,我常常想一个问题:农民为什么跟共产党走呀?——还不是因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给农民带来好处。土地改革打垮了封建地主,政治上得到了解放,经济上也彻底翻了身,他们认定了跟党走没错,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当他们通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