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
(经五·四)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稻。
(经五·五)秋,大雩。
(经五·六)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
(经五·七)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吴人、鄫人于戚。
(传)吴何以称人?吴、鄫人云则不辞。
(经五·八)公至自会。
(经五·九)冬,戍陈。
(传)孰戍之?诸侯戍之。曷为不言诸侯戍之?离至不可得而序,故言我也。
(经五·十)楚公子贞帅师伐陈。
(经五·十一)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救陈。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陈。
(经五·十二)辛未,季孙行父卒。
襄公(经六·一)六年
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
(经六·二)夏,宋华弱来奔。
(经六·三)秋,葬杞桓公。
(经六·四)滕子来朝。
(经六·五)莒人灭鄫。
(经六·六)冬,叔孙豹如邾娄。
(经六·七)季孙宿如晋。
(经六·八)十有二月,齐侯灭莱。
(传)曷为不言莱君出奔?国灭,君死之,正也。
襄公(经七·一)七年
春,郯子来朝。
(经七·二)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
(经七·三)小邾娄子来朝。
(经七·四)城费。
(经七·五)秋,季孙宿如卫。
(经七·六)八月,螽。
(经七·七)冬,十月,卫侯使孙林父来聘。
(经七·八)壬戌,及孙林父盟。
(经七·九)楚公子贞帅师围陈。
(经七·十)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娄子于鄬。郑伯髡原如会,未见诸侯;丙戌,卒于操。
(传)操者何?郑之邑也。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孰弑之?其大夫弑之。曷为不言其大夫弑之?为
中国讳也。曷为为中国讳?郑伯将会诸侯于鄬,其大夫谏曰:「中国不足归也,则不若与楚。」郑伯曰:「不可。」其大夫曰:「以
中国为义,则伐我丧;以中国为强,则不若楚。」于是弑之。郑伯髡原何以名?伤而反,未至乎舍而卒也。未见诸侯,其言如会何?
致其意也。
(经七·十一)陈侯逃归。
襄公(经八·一)八年
春,王正月,公如晋。
(经八·二)夏,葬郑僖公。
(传)贼未讨,何以书葬?为中国讳也。
(经八·三)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
(传)此侵也,其言获何?侵而言获者,适得之也。
(经八·四)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娄人于刑丘。公至自晋。
(经八·五)莒人伐我东鄙。
(经八·六)秋,九月,大雩。
(经八·七)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
(经八·八)晋侯使士丐来聘。
襄公(经九·一)九年
春,宋火。
(传)曷为或言灾?或言火?大者曰灾,小者曰火。然则内何以不言火?内不言火者,甚之也。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
书?为王者之后记灾也。
(经九·二)夏,季孙宿如晋。
(经九·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