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五章 灭韩击赵
,不听将的建议,造成全军覆没的惨剧,史书上多的是例子。

    桓齮一开始不习惯,"由寡人开始,"他如此告诉桓齮:

    “这次仗是由你来打,寡人此次来不是御驾亲征,而只是劳军。”

    同时他指示正式场合都会随侍的史官说:

    “记下来寡人的这句话——以后寡人有什么不按惯例行事,就是创立一个新制度、新惯例,一切由寡人开始!”

    因此,所有作战准备工作都是由桓齮在推行,每晚向他提出汇报,有问题的他指点几句。

    大部分的时间他是用来巡视部队和士卒聊天,极其重要的会议他才出席旁听,最后偶尔提示几点意见。

    王贲、蒙恬,连那个目中无人、恃才傲物的李信,这时对秦王政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天晚上,秦王政在和桓齮讨论这次作战目标和方式,他一时兴起,想考验一下这三个人的才干,便要近侍将三人找来。

    他指着内墙上的作战地图说:

    “敌人现占领平阳和宜安两城,据间报,兵力总计约十万人,料敌从宽,我们就算它十二万人,寡人的目标不但要攻占两城,而是要全歼赵军。寡人和桓将军在内,我们五人分别书出攻击方式,然后加以比较,看谁的最高明。”

    三个年轻小将围聚地图前面,先看清两城地形,然后各据一案沉思写起来。

    最快缴卷的是李信,最慢的是王贲。秦王政书写好了也交给桓齮,等五个人的答案都缴起以后,秦王政在桓齮未打开前,先向桓齮说:

    “寡人的答案不是定案,只能作为参考,将军实际用兵自有你的考量,我们四人都是不算数的,明白吗?”

    “臣遵命。"桓齮开始打开五个绢卷。

    秦王政、桓齮、蒙恬三人答案相同。

    “围平阳,伏击宜安援军。”

    王贲、李信则各自与他们不同。

    王贲是:

    “攻宜安,大部兵力在太行山进口排阵待敌。”

    李信是:

    “少数兵力猛攻平阳,阙一面,大胆追击。”

    秦王政笑着说:

    “五个人,三种答案,现分别说明构想理由,寡人和桓将军想法与蒙恬同,就由他代表我们三人说明。”

    蒙恬首先提出理由:

    “围平阳是着眼赵军指挥中心在该处,郭信必令宜安赵军来救,因为他们布阵就是犄角之势,攻其左,右来救,攻其右,左来救。平阳为赵军所必救,因此可做到围点打援,达成全歼效果。”

    王贲的理由是:

    “郭信胆小好色,朝中又有兄长郭开为奥援,我军攻宜安,他必会弃城而逃入太行山区,我军正好在该处布阵,以逸待劳,消灭其主力。”

    李信驳斥王贲的理由说:

    “这种行动太过冒险,虽然赵军撤退,太行山是它最好的屏障,但郭信并不一定会利用,假若他慌张而急不择路地乱走,我军就会变成守株待兔,可能白辛苦一趟。”

    秦王政点头称好:

    “还有呢?”

    “依臣的构想,攻宜安,郭信为了怕分散兵力,绝不会救。而猛攻平阳,露出往太行山区的缺口,郭信必往这方面撤退,我军可大胆使用品兵断其归路,与追击部队合歼赵军于太行山进口。即使赵军未如我预期的向太行山撤退,我军亦可紧随赵军后进行追击,歼敌于女戟附近。”

    秦王政看看桓齮:

    “将军,你有什么意见?”

    桓齮笑着说:

    “真是英雄出少年,听了他们三个人的构想,再看看他们的年龄,臣不能不服老!”

    言下之意,感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秦始皇大传简介 >秦始皇大传目录 > 第十五章 灭韩击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