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灭韩击赵
狂。以后要切记莫轻开杀戒,否则一开始杀人,连自己都克制不住。老人也老了,良将还可发掘培植,像老人这种良师呢?
为了驱散这些杂乱的愁思,他停马转头问随侍在旁的一名小将说:
“你们明天是跟寡人回咸阳,还是留在这里协助桓将军?”
“大王不参战了?"三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惊问。
“你们认为这场仗的胜算如何?”
“百分之百的胜算,必胜无疑!"李信口快,抢着回答。
“那就留着让桓将军和杨将军去打吧,"秦王笑着又问:你们呢?谁愿意留下,谁愿意随寡人回咸阳,寡人都不勉强。”
“臣离开战场就像鱼离开水,不久就会窒息而死,求大王准臣留下。"又是李信说在前面。
多日来,三个年轻人都已建立了深厚感情,其余两人明知道留在这里,未来生死难卜,跟在秦王身边,将来前途无限,但王贲和蒙恬仍然同声说:
“臣愿意留下参战!”
“那也好,这下寡人来前方劳军,留下的东西真不少!"秦王微笑。
第二天清早,桓齮来行宫启奏:
“敌前哨壁垒经我拂晓攻击,只作轻微抵抗即弃壁而逃,经追击歼灭过半,其余退入城中,我军主力部队正分批按计划进入攻击准备位置。”
“桓将军,这些事你和杨端和自己处理,寡人今天就要带着三千虎贲军旗程回咸阳。”
“陛下!"桓齮惊诧地喊。
“这场战由你自己好好去打,寡人劳军任务完成,收韩灭魏,很多事情还在咸阳等着我做。"秦王不在意地说。
“陛下!"桓齮这次喊声充满感激:“待臣为陛下祖道送行。”
“战争期间,一切从简,"秦王指指身后三名小将对桓齮说:“这三个年轻人交给你了。多加爱护,但不要惜用,先以左右尉任职,表现得好,你再自己作主,看要他们做什么。”
他接着命虎贲军统领准备回咸阳事宜。
最后他向随侍在侧的史官说:
“记下来——十四年,王至河南劳军,"然后严肃地又对桓齮说:“下面的历史看你怎么写了。”
桓齮眼中含满感激泪水。11
桓齮这次为他写下的历史是:
“秦王政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
他回到咸阳没有多久,就接到桓齮的详细战果报告,占领五座城市,歼敌十万。
他用的是综合五个人的作战构想:先一举攻占宜安,郭信果然弃城逃亡,部分人逃往太行山,他则带着部分人沿汾水北上。他也算准了秦军会在太行山进口布下陷阱,自认聪明不上当,但遭到李信三千轻骑兵的拦截,与桓齮亲自率领的轻装部队的追击,郭信被杀,三万人被歼,两万余人投降。杨端和与王贲的拦截部队则围歼赵军万余人,其余逃至太行山区。
秦赵军现对峙于太原及番吾之线。
战报外号附了一张桓齮的告老起退表,荐杨端和自代,并力推王贲、蒙恬和李信为不可多得的将才,在这次战役中,无论才智勇武都表现极佳,应升为都尉。
另呈上检讨表,列上应赏罚名册。
秦王政一一批准。
捷报传来,众臣朝贺,大摆庆功宴自不必说。
但乐极生悲,秦王政的战胜沉醉犹有余味时,前线又传来战败消息。这次又是李牧出场,他仍然是以劣势兵力绕过番吾,与秦军在番吾西方二十里处进行会战,以五万不到兵力,击溃杨端和十万大军,杨端和不得已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