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南征北讨
“两位将军果然神勇!"始皇夸赞。

    “全托陛下的神威,轻易将敌击退。"两人异口同声。

    “两位过谦了。"始皇愉快地说。

    “不是谦虚,乃是真话。"任嚣接口说。

    “哦,真的?什么道理?”

    “臣听到有个中原口音的人用胡语对那个大当户说,他见过虎贲军,知道虎贲军一到,陛下一定就在附近,他们怕有大部队已经跟来包围,所以赶紧撤退了。"任嚣说。

    “看他们撤退这样散漫,今后如何再成军?"始皇有点不解地问。

    “不然,"任嚣恭谨地回答:“胡人撤退一般都指定了三个集合点,他们各自奔向第一个集合点,到了时候就赶向第二集合点,要是两个集合点都未赶上,他们就回老家去等。”

    “这倒是个奇特的撤退法。"始皇惊奇地说。

    “主要原因是他们都是同族人,很多都有父子兄弟血缘关系,而且在中原无处可去,这就是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蒙恬说。

    “不然,"始皇摇头说:“将能带心而训练精良的部队,想必都能做到,这应该是所谓至上无形,能随各种情势变化。”始皇若有所思地说。4

    虽然任嚣一再劝谏,始皇应该转程回九原,或者是到下一个县城,但始皇坚持要进寨子。

    县尉早就进庄通知始皇驾到的消息,村长连忙带着全村老小出迎,因为青壮正忙着拾死扶伤。

    始皇在寨门口下车步行,打量了一下整个环境。

    只见寨子甚大,土砖砌的墙高两丈有余,周围还挖了连马也跳不过去的护城壕,壕底全是削尖了的木椿或是竹签,人马跌下去,准是没有活命。但如今有很多处都为匈奴用土填平。

    寨墙的四角有四处城楼,和一般县城的型式一样,每十多丈还有一处传讯台,可以传递消息。

    寨墙上到处躺着青壮者的尸体,有的肢体残缺,有的脑浆迸出,一看就知道是被匈奴特有的武器——狼牙棒所击死。

    始皇再仔细一看,这些死者手上的武器更是可怜,有的是将竹杆木棒削尖;有的是用砍柴的斧头和切肉刀;还有些人用的是锄头和镰刀,更多的人什么铜铁都没有,干脆拿着一根木棒。

    始皇看到这些死人的惨状,不禁内心愧疚,两眼欲泪。想不到他为了防止战争,下令收缴民间武器,会使边疆百姓受到如此大祸,这件事情要好好检讨,住边境蛮荒的人为了防备野兽和异族侵袭应该例外。

    这个寨子的人全姓魏,祖先只有几家人从魏地移居此处,开垦畜牧,如今已繁衍到一千多户。七十多岁白发苍苍的老村长也就是这个族的族长。

    他率领全村老小,由寨门沿着路的两旁跪着迎接,他满脸泪痕,哽咽着带领家人口呼"万岁!”

    始皇连忙双手扶起老人,语带怜悯地说:

    “老人家不要太过悲伤,都是嬴政不好,未能解决匈奴祸患!”

    “陛下这样说,草民等怎么担待得起!"老村长说着,泪如涌泉般自老眼中滚滚而出:“老朽带路,请至草舍稍休奉茶。”

    老人带着始皇一行人到达一处砖瓦大宅前。他沿途注意到,这个村子应该算得上是富庶,虽然一般是依土洞筑屋,但也有不少的高墙深宅,带着魏地古朴雄伟的格局。

    老人一家早已打开中门跪迎,始皇急忙一一扶起,他向老村长说:

    “朕是到边境巡狩,并非朝殿大典,免去这许多繁文缛节的好。”

    “陛下,老朽虽然身居边荒,但仍知礼不可废的道理。"老村长执意不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秦始皇大传简介 >秦始皇大传目录 > 第二十一章 南征北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