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移风转俗
同时埋怨始皇得罪神明。
回到行宫后,始皇下诏——
一、会稽郡守监督不周,听认邪俗横行,立即削爵撤职,降为庶民。
二、钱塘县令对此坐视不问,甚至有推波助澜之嫌,着予削爵撤职,罚到北边筑长城。
三、五千愚昧信众,聚众威胁官府,本应处死,姑念无知,发放弃山筑陵。
四、一千巫婆弟子,妖言惑众,本应弃市,枭首示众,念其年幼,男的发往北边筑城,女的收为宫奴。
其实照始皇的原意,干脆全坑掉算了,由于蒙毅一再苦苦代为说情,始皇才作了如此判决。6
始皇办完这件事,仍感意有未足,那天他不快地向李斯和蒙毅说:
“朕奉天命牧民,但以往只注重法令制度及各种工程建设,疏忽掉民俗教化,但真正治民根本在于转风易俗,教化黔首于春风化雨之中,丞相、廷尉在这方面都有协助朕的责任。”
“是,陛下,臣今后在挑选郡守和县令时,一定会注意到这点。"李斯唯唯遵命。
“以臣之见,会稽与前闽越接界,受到闽越族人风俗影响甚大,淫风极盛,而五伦亲情甚为淡薄,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纠正过来的。"蒙毅也接着禀奏。
始皇点头称是,继而长叹一声说:
“朕每至一地,只能作短暂停留,风俗教化乃长远之事,而且郡守县令推出来见朕的地方父老,全是报喜不报忧,朕也无法得知真正民情!”
“现在吴鸿兄妹还在臣处,何不找来问个明白。"蒙毅在一旁启奏。
“对啊,立刻将他们找来!"始皇高兴地笑了。
吴鸿兄妹被带到始皇面前,跪下行礼高呼万岁已毕,始皇赐席要他们坐下。始皇对这对俊秀兄妹越看越爱,不觉动了怜惜之情。他首先问吴鸿说:
“看你面目清秀,举止有礼,甚为讨人欢喜,你是否读过书?”
“小人八岁父死,母亲改嫁,妹妹只有三岁,全靠邻人见怜,给点杂工做,勉强养活兄妹两人,哪有钱入学读书!只是在放牛之余看点简册,学学书写,晚上得到一位儒生指点,倒也读过一点诸经百家,只是……"说到这里吴鸿再也说不下去,因为他想说的话是——现在陛下下令烧书,已经是无书可读了。
“只是什么?"始皇微笑着问。
“只是因无良师教导,没有什么进展。"吴鸿话锋转得极快。
始皇一时高兴,转向李斯说:
“你认为孺子可教吗?”
“刻苦向学,生性聪明,反应极快,应该是个可教之材。”李斯对吴鸿倒也是衷心喜欢。
“那要他向你学刑名狱政之学吧!"始皇高兴地说。
吴鸿看了看妹妹,犹豫着不知谢恩。还是吴秀灵敏,立即避席顿首代兄道谢:
“谢陛下鸿恩!”
始皇注视了吴秀一会儿,心想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这女孩秀外慧中,敏慧程度和幼公主相近。幼公主既不愿嫁胡亥,胡亥却一直在等她,已经二十一岁了还未娶正室,这个女孩倒可一试,胡亥应该找个深知民间疾苦的女子来匡正他。他心中如此念转,口里却问吴鸿:
“你幼妹都知道代你谢恩,你反而犹豫不决,有什么困难吗?”
“臣兄妹相依为命……"吴鸿也避席顿首启奏。
始皇没等他将话说完,便打断他的话,慈祥地微笑说:
“兄妹情深,这表示你天性淳厚,但是,傻孩子,丞相府这样大,还怕容不下你一个妹妹?”
始皇言罢哈哈大笑,众人也跟着笑。始皇再转眼看胡亥,只见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