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牛刀小试
一听信谗言,做出荒唐决定,这可怎么办?要不,咱给他来个硬占茅坑不离窝?好歹他是外甥我是舅,宫里还有咱太后,他要免我我不走,看他难受不难受!”
这都什么时候了,王凤还有心思创作顺口溜!
倒是王莽这匹“王家千里驹”有见识,觉得这事儿还有挽救:
“堂叔父,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小侄没弄明白,不知道万岁有没有决定由谁来替代大伯父的职务?”
王音一拍脑袋:
“巨君不说,我倒差点给忘了!刚才我偷觑了一眼,三章的封事上提到一个人。”
“谁?”
“冯野王!”
王凤大叫:
“冯野王!那小子?他来接替我?笑话!”
王莽点了点头:
“冯野王这人小怪有些耳闻,如果王章推荐的是别人,这事儿倒有点难办,既然是冯野王,那就有回旋的余地了!”
王凤王音齐哦一声,四只老眼盯住了王莽的嘴,似乎那里面有什么解危的灵丹、救亡的妙药。
王莽被看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他知道自己的五官中,就这张嘴寒碜点儿,忒大。于是他下意识地用袖子去遮掩。
“别遮别遮!我们要的就是这张嘴!贤侄,快接着说下去!”
“是啊!我们倒想听听,为什么推荐的是冯野王,这事情就有了转圈的余地?”
王莽不慌不忙,扳着手指条分析:
“小怪至少有三条理由,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一,冯野王的家族背景,决定了他不可能入掌朝政。”
王凤摇摇头:
“这条理由站不住。冯野王是孝元皇帝时以身挡熊的冯媛冯昭仪的胞兄,中山王刘兴的亲舅舅,也是大汉朝有名的望族,这样的家族背景,正宜入朝执政,贤侄为何如此论断?”
王莽微微一笑:
“坏就坏在这个‘中山王舅’的身份上了。伯父,您岁数比我大,一定记得孝元皇帝在世时,冯野三就担任了大鸿胪的官职,负责对与中华通好的蛮夷使节进行接待,也算在九卿之列。可是当御史大夫李延寿病死,朝中大臣们都推举冯野王接替,孝元皇帝却说:‘我若用野王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后世一定会说我偏向后宫亲属。我最近命尚书省从中二千石的官员之中推选了几位候选人,各有所长。刚强秉直、不图私欲的,是大鸿胪冯野王;聪明善辩、可以与四方交往的,是少府五鹿克宗;廉洁奉公、克勤克俭的,则是太子少傅张谭。野王虽然排在第一个候选人的位置,可他是冯昭仪的哥哥,为了避嫌,我宁愿让张谭为御史大夫。’这件事很是令冯野三恼火,他曾经咽叹,说别人都因为亲戚在后宫得宠而身价百倍,他却反而因此倒霉,影响了富贵。这是他第一次吃这个‘王舅’身份的亏。当今天子登极之后,有司更是启奏万岁,说冯野王既为中山王舅,不宜再在朝中列于九卿,应该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作官。万岁准奏,按照冯野王大鸿胪的级别,命他担任上郡太守。这是他第二次栽在‘王舅’这两个字儿上。虽然后来朔方太守萧育上过封事,说冯野王行为和才能都属一流,这么一块国家的活宝,理应回来担任要职。但万岁也不过才给了他一个治理河患的任务,调到瑯玡郡去当了太守,还是没能重返京师,再入朝廷。伯父,堂叔父,您二位说,冯野王的家族背景,对他入朝执政,到底是有利,还是有碍呢?”
两位互视一眼,一齐点头。
“这么说,有点道理,那么第二条理由又是什么呢?”
王莽喝了一口水,继续白话:
“第二,他自身的性格,也决定了对他的这个起用计划必定泡汤。”
“这话不对,冯野王虽然不在三公之列、九卿之伍,但官声令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