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尊号风波
。人家自己提出来了,这不是将了朕一军吗?有心照他说的那么办,不行,那不是不打自招,正应了“株连九族”的说法儿了吗?
哀帝正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这个节骨眼儿上,丞相孔光、卫尉傅喜等一班大臣都过来给王莽说好话,什么大司马一向严于律己啦,什么王根、王况是符由自取,跟大司马无关啦,说了没到一骡车,哀帝就借坡下驴了:
“大司马何必如此自责!您是您,他们是他们!您放心大胆就这么干下去,朕不会青红不分、皂白不辨的!”
王莽岂能不知哀帝的鬼心眼儿?但他心里有主意,只要我小心谨慎,犯忌的不吃,犯法的不干,不让皇上抓住毛病,您还能把我怎么样?
老天爷好象成心要考验考验王莽,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就在王根、王况受到处罚之后没几天,高昌侯董宏想拍拍新皇的马屁,上了一道奏章:
“皇帝陛下,臣董宏听说,春秋大义,母以子贵,如今您贵为天子,自己的生身母亲却还只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定陶恭王后’,这怎么体现春秋大义?又怎么昭彰您的孝心?臣以为,应当为您的母亲上一个尊号,也称作皇太后!您不用担心皇太唇太多,想当初秦庄襄王的生母是夏氏,华阳夫人是他的养母,秦庄襄王即位之后,生母养母并称太后,这不也挺好的嘛!”
如果按董宏这道奏章去办,西汉的皇太后就真得泛滥成灾了。已经有的两位,一位是王政君,她辈份最高,称为“太皇太后”,另一位是赵飞燕,她算是哀帝的养母,称为“皇太后”,要是再封哀帝的生母定陶丁姬为“皇太后”,那定陶傅太后傅仙音也得弄个“太皇太后”当当,这皇太后岂不是臭了街了?
可哀帝没想那么多,董宏是一片忠心嘛,应当让有司研究研究他的建议。
左将军师丹拿着这道奏章去跟王莽合议,王莽一看就翻儿了:
“这叫什么话!都成了皇太后,这皇太后还值钱吗?”
师丹也有同感:
“丁姬虽说是今上的生母,可她毕竟是藩王的姬妾,当初定陶恭王的王后是定陶傅太后同父异母的妹妹郑礼的女儿张王后,要不是张王后不能生养,丁姬哪儿有今天的荣耀?母以子贵,她已经够贵的了,还要怎么贵?”
王莽把董宏那道奏章往地上一扔:
“董宏这家伙也太可恨了!皇上虽说是定陶丁姬所生,可他已经过继给孝成皇帝了,就应当承奉先帝这支大宗,还老惦记着定陶那边的旁支小宗干什么?董宏这么干,不是撺掇皇上忘记先帝的恩德吗!定陶恭王后丁姬要是成了皇太后,过不了两天,皇上的生父定陶恭王还不要追尊为太上皇?那孝成皇帝又算什么?太皇太后又算什么?先帝要这个过继儿子还有什么用处!”
师丹捡起地上的奏章,用手点着:
“再说董宏举什么例子不好,他偏拿秦庄襄王打比方!庄襄王是哪国人?那是亡秦的君主,秦始皇的老爹!董宏竟然征引暴秦的故事,这不明摆着咒咱大汉要跟暴素一样下场嘛!”
王莽怪叫: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左将军,这事儿也甭议了,咱俩赶紧面见皇上,参董宏这误国佞臣一本!”
哀帝就怕人家说他不认自己是成帝的过继儿子这笔帐,见王莽师丹俩人慷慨陈词,说着说着就要往自己疼处杵,赶紧打住;
“董宏的确是狗胆包天,二卿参得有理,奏得及时!朕早就看出董宏没安好心,想陷朕于不孝不义!两位爱卿也不必再多说什么了,朕这就命人传旨,削去董宏高昌侯的爵位,贬为普通老百姓!”
董宏还等着哀帝给他加官晋爵呢,没承想马屁没拍准,倒把自己好端端一个高昌侯给拍没了!
上尊号这事儿没弄成,哀帝他奶奶跟他妈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