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玉真公主坦率地相告。而杨玉环,为此而窘,面颊泛红了——作为王正妃,热衷于音乐歌舞,那是并不合适的。

    然而,开元皇帝却欣然而问:“寿妃通婆罗门曲?”

    她勉强展开笑容,接应着说:“我只学了一些,谈不上通。”

    “玉环何必客气?”玉真公主接口说:“刚才你还建议要改一改曲调,说那样才合我们的胃口,看来,你很通哩,皇兄也精擅乐理。”

    于是,开元皇帝朗声笑着,连说很好,随后,他又解释,婆罗门组曲虽然生动,但和中国趣味有相当的距离,他表示,自己也早有心将之改变一些节调,再交太乐署,正式列入乐部。对此,杨玉环只有大胆地表示了一点自己的意见。

    皇帝谈音乐,兴致很高,他忽然命小妹取一支笛来,他说:“且先挨一下饿,我来吹婆罗门乐章的一支转折的短曲,那是我动手改过的调子。”

    玉真公主自然凑合皇帝的兴趣,亲自去取了一支笛来,五十五岁的大唐皇帝捋起袖子,饮了一口酒。取笛试音,然后,吹了一支转关间的一曲,那是过门,由慢调转为快调的小曲,很短,但这是大部曲中重要的一支过门曲,以笛为主乐的。

    杨玉环原是在局促中的,但听了这一支曲后,她有惊动的表情,而又因为专心,忘了尊卑和礼数,脱口问:“陛下把南吕转入变宫,噢——”她说了一半,觉得自己不宜如此,忽然而止。

    “对的,你觉得改得如何——来,你也试吹,照原谱吹,好有一个比较!”皇帝自然地把自己才吹过的笛交给媳妇。

    以宫廷体制而言,这是不合礼制的,但是,皇帝亲自将笛递过来,杨玉环又不能不接下。

    玉真似乎看出了杨玉环的尴尬,她及时发言:“玉环,皇帝刚才说过,在道观中,大家平等,不必拘礼,你就吹一曲吧——如果你会刚才那一曲。”

    享誉长安社交界的玉真公主,能言善辩,也能自然地把握一个人的性格而运用。她说了最后的一句,杨玉环为了自己的好胜心而不再计较其他了,她双眉轻展,看看那支笛——那是皇帝刚才吹过的,在理论上,她不该用这一支笛,但她只记得是皇帝授予,不理其他了。

    她依照婆罗门乐章的原调,用心吹奏——杨玉环对音乐部门具有特出的才干,平时,她虽然较少吹笛,但一旦集中精神而吹奏,音量发出却和谐自然,论吹奏的功力,她超过大唐的皇帝。

    李隆基在她一曲既罢时,又饮了一口酒,衷心赞好,他向玉真公主说寿妃的笛超越自己的水平。

    杨玉环被音乐吸引,可能也有来自偶然的灵感,她又吹,变了音阶,部分照皇帝刚才所吹奏的,但在两个转节处,她自行增加了双音转换律,但在转了之后,她放下了笛,稍带羞涩地说出:“皇上,我不长于笛,转声太快,接不上了!”

    “很好,很好,这已经了不起,你正式学过乐理的吧?你弄的那一个双音,比我的好!”皇帝喜气洋洋地说,在口气中,他把自己的儿媳平等看待了。

    杨玉环的面颊上红晕未褪,慢声回答:“我只是自己喜欢吹,没有正式学!”

    玉真公主此时自杨玉环手中轻轻地接过笛,悄声说:“我想,该吃饭了,玉环,今天很难得,你先敬皇帝陛下一杯酒!”

    杨玉环正要站起来,皇帝制止了她,平和地说:“大家一起饮尽这杯,我已说过,在玉真观中,不可拘礼。”

    他自行斟满了杯中酒,一饮而尽。

    杨玉环不能不饮,她也喝干,照规矩,仰侧一大杯。

    午餐在愉快中进行,五十五岁的皇帝与在宫内时完全不同,他随便地闲谈各种事,似乎,他知道外面的事很多,他讲一些故事,逼得杨玉环发笑——她自我忍抑,但无法完全做到,因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杨贵妃简介 >杨贵妃目录 >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