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督学福建
,学富五车。谈笑间有人向纪晓岚问道:"纪大人学识如此渊博,除了得天独厚,天赋异常而外,当另有什么治学的秘诀吧?"纪晓岚听了,谦逊地说道:"常言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并非得天独厚,也没什么捷径可循,只不过是苦学不倦罢了!"大家听了,点头称是,有的摇头一笑。纪晓岚又一本正经地说道:"要说秘诀嘛,也算是有的,不妨我为诸位写在纸上。"说着,找来文房四宝,挥笔而成一联,只见纸上写道:睡草屋闭户演字卧樵榻弄笛书符在这副联里,俨然描写了一个超然物外的读书人的形象,尽管住草屋,睡樵榻,一贫如洗,仍然读书不倦,闲来吹笛品箫,悠然自得。

    纪晓岚写就,在座的要争着传看。但座中人多,一时传不过来。正好纸幅被一位常大人拿在手里,纪晓岚便说道:"有劳常大人为各位大人读上一读!"常大人便高声地为大家读了起来,语音刚停,座中各位便一个个捧腹喷饭,笑得直不弃腰来。

    原来参加宴会的,除了纪晓岚和刘知远来自北方,其他都是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人士,纪晓岚见他们说话,与北方话音调不同,便写出此联戏谑。常大人不知其中奥秘,读出这副对联时,已经面目全非,大家听到的却是:"谁操吾屁股眼子,我叫他弄地舒服。"见大家笑得如此失态,常大人尚在纳闷,等他一回味自己的语音,明白纪晓岚是有意奚落,不巧被自己碰上,不由得脸上通红起来,十分难堪。转脸看纪晓岚,他却端坐在那里,正冲着自己皱眉头呢,看他这副一本正经的样子,常大人的怨气也不便发作,只好苦笑起来。

    时间很快过了三年,纪晓岚提督学政任满,即将离闽回京,消息传开,一帮文人学士们感到松了口气,因为有纪晓岚在此,他们是较量不过他的,如不避锋芒,将会防不胜防地受到他的耍笑,早已没有人敢说北方没有人才了。

    纪晓岚启程这天,有人送来一个礼盒,纪晓岚打开一看,里也只有一个禀帖,上面写着一行字:纪晓岚呵呵一笑,心想自己这三年还真有点虎威,有不少人受了冤枉气,盼我早点离开,我何不吓他一吓!随即提起笔来,就在原帖上写上一行字,令送礼人带回,他写的这行字是:山在虎还来在场的人看了,称赞纪大人毕竟是才高无量,无人敢比。

    归帆经过浙江,纪晓岚在舟中写了一首诗:山色空蒙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望,处处随人欲上船。

    这首诗把静态的山色写得活灵活现,尤其是最后的结句,虽是平常语句,但用在此处,便显得灵巧鲜活,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回味无穷。

    回到北京,人们读起这首诗,都交口称赞。这天,顺天举子朱子颖也来看望业师纪晓岚,纪晓岚笑着跟大家说道:"其实,我这句'处处随人欲上船',就是从学生朱子颖的'万山青到马蹄前',一句脱胎而来,别人都说'青出于蓝',今天却是'蓝出于青'啊!"人们不解其意,他讲起督学福建前的一段故事。

    原来在他行前一年,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时,发现一份备卷中的诗写得很好,其诗第六联写道:素娥寒对影,顾兔夜眠香。

    纪晓岚十分喜爱这一联,认为写得秀逸不俗,等到看第七联时,更觉得出手不凡:倚树思吴质,吟诗忆许棠。

    他感到十分诧异:这里写出了吴刚的字,实在是不同寻常,李贺曾在《李凭箜篌引》中写道:"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不过这首诗一般的选本都没有选录进去,要不是读过《昌谷集》的人,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纪晓岚全传简介 >纪晓岚全传目录 > 六、督学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