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十一.谪戍伊犁
人的故事情节迷住了,《聊斋志异》重要的主题之一,是暴露封建政治的黑暗,谴责贪官暴吏、土豪劣绅压迫劳苦百姓的罪行。尤其震撼汝佶心灵的是那些讽刺科举制度的作品,使他完全丧失了科举入仕的兴趣。

    当时,《聊斋志异》尚未刊行,汝佶看到的也是抄本,爱不释手,便不分昼夜地抄录起来,并试着模仿着写起此类借谈狐说鬼、志人志怪来表达人生理想的作起来。

    汝佶25岁时,就是纪晓岚离家的第二年,在泰安患病亡故。

    噩耗传至京城,马夫人和郭姨太都昏厥过去,汝佶虽非郭姨太所生,但他是纪家的长子,郭氏也是十分疼爱。同时,他又是在纪晓岚离家之后走上黄泉路的,郭氏更加难以推卸自己的责任,心想假如他父亲在家,他怎么会那样消沉颓唐,以致误上歧路、亡身异地呢?她认为自己是个罪人,要不是她生的女儿出事,纪家怎么会有这样的灾难呢?

    这样一来,忧虑过度,加上一天到晚的辛劳,终于积劳成疾,病倒在床榻之上。辛卯年过后,闻讯朝廷已下诏,赦免纪晓岚的罪过,郭姬的病情才始见好转,但不久病情又剧,她唯恐等不到丈夫的归来了,于是就到关帝庙拜佛求签。

    这天求签回来,正逢纪晓岚的门生邱二冈来纪家探视,便由他代为解释所求之签,只见签上写道:喜鹊檐前报好音,知君千里有归心。

    绣帏重结鸳鸯带,

    叶落霜彫寒色侵。

    邱二冈看后说道:"看签上之意,先生在秋冬之际就可归来啦!"郭姨太听了,立刻由忧转喜,但听邱二冈继续说道:"见则定然能见,但看这最末一句,却不是吉祥之语啊!"郭氏的脸上已淌下热泪,说道:"只要能亲眼见到老爷平安地回来,我就是命归黄泉,也心满意足了。"辛卯年二月,乌鲁木齐传来了发自京城的八百里诏书,命纪晓岚接旨后即刻东归。纪晓岚正在渴念亲人之际一下子接到这从天而降的喜讯,立刻高兴得手舞足蹈,全然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在他高兴之余,想起董某的预言。又感到十分惊奇——董某的预言全部应验了。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他所说的,尚不足四年啊!他又想起那首《番骑射猎图》的题诗和那幅《秋林觅句图》的图画,都是事前皆有预兆,事情的发展竟如此巧合!

    他觉得人生果真是由于神的主宰,一切早已做了安排,即使本人再有力量,也只是神的赐予,神的支配,本人是无法改变的,于是他几乎成为神的忠实信徒了。

    在当时,科学的发展尚处在较低的水平,有很多自然现象很难做出正确的解释,一些似是而非的封建迷信的解释倒具有权威的力量,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纪晓岚是位融通古今的学者,虽然读了许多唯物主义的无神论著述,但由于他的奇遇,有时倒宁愿相信有神论了。从他后来的著述来看,说他是一位泛神论者,倒更为合适了。但他由于历史的局限,没能跳出迷信的窠臼。

    东归的车马,昼夜兼程,纪晓岚思绪万千,他感念皇恩浩荡,恩赦还京。他哀叹人生如梦,捉摸不定,他祝愿此生已经历尽磨难,否极泰来。长时间的思索使他树立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和处世的原则,成为一生中又一个重要转折点。

    三月初,路上的冰雪开始融化,泥泞难行,纪晓岚一行,只好夜行晓宿,星夜兼程。

    白天睡醒觉后,闲着无事,就翻军中所做的生活札记,回味着这三年的经历。常常是心潮激荡,不能自已。于是拾取生活经历的片断做为诗的素材,每天写上几首,甚至十几首,一路上共写成一百六十余首,结集为《乌鲁木齐杂诗》。

    《乌鲁木齐杂诗》记录的全是边塞风情,和他的亲身经历,"追述风土,兼怀旧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纪晓岚全传简介 >纪晓岚全传目录 > 十一.谪戍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