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十四、发配乾隆
站起来讲话!"纪晓岚站了起来,脸上带着笑容。乾隆看了,心想纪昀果然是与朕开玩笑,禁不住喜上眉梢。又听纪晓岚笑嘻嘻地说道:"万岁爷,怒气全消了吗?"“朕何曾生起来着?哈哈哈”君臣两人相视而笑,刚才的一幕,全都过去了。

    纪晓岚说道:

    "纪昀该死。为臣说出来,圣上不会生气?"“朕怎么会生你的气呢?"“那么,臣就说了?"“直说无妨!"纪晓岚哪敢直说,便向皇上问道:"主上圣明,微臣恭请皇上明示,按大清律条,盗鸡者何罪?"“罚银一两。"乾隆说。

    "盗牛者何罪?"

    “罚银五十两!"

    “杀人者?"

    “偿命!"

    “盗陵掘墓者何罪?"

    “充军三年"。

    "那么,圣朝兴修陵寝,拆用明陵木料,与盗陵掘墓者何异?其主谋岂不该充军发配?"“这,主谋所指何人?"“圣上既不降罪于臣,臣就直说了?"“你尽管说来!"“主谋就是万岁爷呀!"“这话就无道理了。朕既无拆陵毁殿,又无诏命谁人为之,怎会成了主谋呢?"乾隆这回倒没生气,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我主圣明,容臣细禀。治军不严,将之过也;治国不兴,君之过也,此乃古人之训,圣上如何不晓?今圣上虽无诏命何人毁陵拆殿,但纲纪不整,法网不张,听之任之,也是责无旁贷啊!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曾制定了法律,但因有人进入他母亲的墓地放羊,李世民便欲定这个牧羊人的死罪。魏徵谏道:'国家大法乃为天下而设,非为一人而设,今陛下以已之私,而坏天下大法,臣窃以为不可。'唐太宗听了魏徵的劝谏,仅依法罚钱五百文。由于李世民带头执行,因而天下大治。今吾皇万岁,乃一代明主,当思治国之道。如君臣庶民同守纲常,共遵法纪,君为民首,率先自责,那国中盗墓之风,即可禁绝。江南以秀美之地,吾主南巡不就顺理成章,无人阻谏了吗?"“啊——"乾隆完全明白了,"好个纪昀,你想把朕'发配'到江南!"“纪昀万死不敢!"纪晓岚仍是笑嘻嘻地。

    "那么,谁敢'发配'朕躬?"

    “皇太后在时,皇上恭奉备至,实为臣民楷模。今皇太妃玉体康健,皇太妃的懿旨,皇上也可听得!"“噢!你是要皇太妃传旨!"乾隆这才大梦方醒。这样一来,皇上彻巡江南,岂不成了'发配'江南,这等国家大事,大臣们谁敢劝阻?纪晓岚出这个主意,即可免去了朝中臣僚们的议论责怪,不用担心罪名。与此同时,又可煞一煞盗墓之风,这不是三全其美吗?纪晓岚的馊主意,确有它的绝妙之处。

    乾隆高兴地让纪晓岚退下,然后亲自到了皇太妃的住处,将去江南的打算,悄悄说出,又亮出纪晓岚的折片,请皇太妃过目。然后口中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帝为万民之表率,自当发配江南,以正视听,请皇太妃降下懿旨。"皇太妃心想,这岂不是笑话,犹豫再三,终于同意了皇帝的请求。

    乾隆召集群臣,诏令全国各地,对古代陵墓,严加保护。

    然后,由司礼官宣读皇太妃的懿旨,"将皇上发配江南!"于是,乾隆第六次下江南,顺利成行,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纪晓岚全传简介 >纪晓岚全传目录 > 十四、发配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