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请学师幕友陪宾 试人品心术出对
何如?”
夫人一番话,小姐昕罢杏脸微红,止得把一首诗与八字接过细看,开言道:“婚姻大事父母作主,女孩儿但知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天下皆然,那有抱怨之理?至于穷富贵贱,早已造定命中,该怎样无可如何。但此人诗笔近于趋奉,恐立品不高,须再试验他一次,那时就定出他人品心术了。女儿有三个对子,不知可好告禀父亲,再约他来叫他当面一对?他若肯来肯对,对的不错,那时再议婚姻。不过郑重其人,并非怨其穷困也。”
夫人闻言道:“是了,我看他那诗句也觉得一味奉承,恐怀奸诈。今被你说破,那对子是一定要他对的了。但是对子我儿可预备下了?”
小姐道:“母亲先不用管那对子,先对父亲说了这话。父亲若以为然,请得那屈生至,临时自有对子。”
夫人应允,果然晚间就将小姐之言对吴老爷说了。吴老爷大喜,说:“事不宜迟,明日我自有道理。”
一宿晚景易过,到了次日,吴老爷绝早起来,即吩咐家人用名帖去成都县学中请饶老师巳刻便饭,又遣马夫备马,用名片一纸去青阳宫请屈先生巳刻便酌,又在幕中约了两位师爷,姓陈姓刘,屈作陪客。吩咐厨房预备下盛席,摆设在花园中翠竹轩内。
话休烦叙,学师见了名帖,欣然肯来,师鲁见了名片,也遵命乘马赴饮。不过巳刻,二人俱到,请至花园。
吴公随后偕陈刘两个幕友出来相见。大家叙礼谦让,说了些仰慕应酬的话,吴公送茶让坐。学师首坐,师鲁次之。师鲁再三逊谢,吴公执意不从,谦让了一会,饶师向屈生道:“恭敬不如从命,既大人降尊忘贵,以客礼相待,贤契郎从命可也,何必太拘?”师鲁闻言,方告罪归坐。
不多一会摆了酒席,即照坐位让入席,宾主五人开怀畅饮。
这翠竹轩后面与厨房相通,由厨房夹道内而入,即可至上房。夫人是日早约了小姐来,打听客人已到,已入席饮酒,小姐乃取出三个对子交与夫人。夫人唤了老家人来亲自交代,无人处交与老爷。老家人这时候已将对子交与吴公,夫人小姐已暗带婢女仆妇,由厨房一路来至轩后,早有人备好坐位,夫人小姐坐下。
听了听席间正在高谈阔论,夫人行至窗后,用银针穿了一个孔,用目往孔中张看席间,但见那屈秀才果然长的清秀,声音明亮。夫人看毕,忙唤小姐往看。小姐不肯,夫人低声道:“你看看他到底有无福相,还是轻薄儿郎,这又何妨?”
小姐只得也略看了看,心中暗暗赞道:“此人面目间带着福寿,兼是个忠孝两全之人,等他对句如何,那更有凭据了。”
不言母女偷看屈生,再说吴公接了对子,已记在心中。在席上饮过了几巡酒,上了几样菜,大家吃得正高兴之时,吴公那才对屈生道:“屈先生诗才已领教过的了,老夫有个对子欲烦一对,不知肯赐教否?”
屈生道:“请大人出对,生员勉强学对,但恐对的不工。”
吴公道:“休要太谦。”
饶、刘、陈三人亦道:“我等今日幸会,一定是要领教的,快请大人出对。”
吴公道:“屈原在楚作离骚怨而不怒,烦屈先生对一下联。”
屈生略一思索,已对就,答道:“季札入周观礼乐遇非偶然,不知能对否?”
吴公闻言大悦道:“对的工稳!还有一个,再乞赐教了罢。”说道:“人闻长安乐来长安始信长安居不易。”
屈生想了想道:“有是有得对,但恐不佳。”
吴公忙问何以对之,屈生曰:“古语天爵尊修天爵早知天爵贵无穷。”
吴公闻之大笑道:“妙极的了,不惟天然凑合,足见志向所在是天爵中人!”忙令下人满斟一杯酒,吴公亲递与屈生道:“快浮一大白,以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