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学师一身联嘉偶 秀才双喜庆登科
遗,到了八月初二日,主考已到。是科为丙午正主考盛公名钰,官大理寺正卿,浙江人;副主考蔡公,名嗣兴,官编修,福州人。主考进城,四川阖城官员同出城迎接,三大宪跪请圣安,主考各归公馆,倒不见客。至初六日入闱,同了巡抚吴公及司道之为监试提调者,一路排齐执事,身坐显轿进贡院,又有房官十八人随后入闱。到了初八日三鼓,出下题目,那首题是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二题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三题天下之良工也,诗题一片承平雅颂声,得声字。
那屈生于初七日拜辞老母,别过真人搬入城中,初八进场,到了场中自觉精神满腹,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也。题目既下,屈生振笔直书,不过半日,三文一诗已就,再三修饰方才誊正,果然三作俱斟酌饱满,诗句清新,随进三场都甚得意。
出场后屈生忙将文章录出两分,一分送饶老师处,一分送至真人,以决中否。真人看了一遍,许以必中;饶老师看后批云:一定报捷,不出五名。随将文章封了,进入院上陈师爷看,陈师爷转交与老家人送进上房,夫人小姐一同阅视屈生之文,击节叹赏,谓无论中与不中,算得无愧。
监临照例早出闱十日,八月底吴公已出闱,到了署中,见了屈生场作,吴公决定必中。当即着家人在外面替屈生租了住房,令屈生搬入新居,于榜前行聘下定。饶老师通知三日内已租好房,屈生奉母移入,随端整了行聘下定礼物,于九月初六日下定。届期饶公两下道喜作媒,又遣人来屈生处照料。下定已毕,吴公出了允帖八字,吉期为十月二十三日。吴公之意,如屈生不中,无庸议,候过了年再令他夫妇搬出署中。如中,冬月内即须动身进京,小姐候满月后即迁居租房,以使侍奉婆婆。这也不必细表。
不觉重九已到,放榜揭晓,屈生果中了第五名。那时屈母之喜欢不必说明,那吴公夫妇与未过门之小姐亦快活非常。屈生于是谒见房师座师两主考,见了面问起来,知是吴公新婿,无不叹服吴公能于未遇时特识英雄,羡慕屈生何幸得此知己泰山。
月余光阴,看看吉期将至,吴公赔嫁女儿的嫁妆早已预备好有年矣。而今不过说明折乾多赔送些银两,至于屈生新居中一切用度,都是吴公给资。到了吉期前二日,屈生亲到青阳宫去见真人说:“弟子特来叩谢。陈明尊命,不敢奉请去吃喜酒,但弟子心中万分过不去,只好多磕几个头罢。”说罢跪下连连叩首。
真人大笑道:“你太拘泥了,我是最怕与人往还,所以不能来替你照应。别的事不必说,就是那八字一事,你切记永不可说出来。我不日将归去也。”
屈生惊道:“老师为何要回府,几时再来?”
真人道:“不过有意,不定去不去,你且去,改日再见罢。”速催屈生动身。
屈生止得辞出回家,忙告老母,商议如何报答大德。老母道:“何不送上百金以备老人家费用?”屈生闻言速即封了纹银百两,复至庙中见真人,取出银子奉上,跪下说:“一定要求赏收!”
真人道:“你既奉母命而来,我且留下,替我谢谢。”屈生这才心下稍安,辞别回来。
过了二日,即是婚期。是日吴公只请媒人与幕中数位师爷,其他宾客概不惊动,满城官员送礼一概璧谢。到了吉时,是抚署发轿来迎新郎。屈生那时已打扮整齐静候,轿子已到,屈生辞母登轿。一路上鼓乐喧天,好不热闹。路人争看新郎,众口同声都夸好个人品,又是新贵,明年怕不是鼎甲?可见读书人毕竟比别样高出百倍。
不言众人称羡,再说那吴公已在衙中等候,先迎煤人后接新郎,轿子已到,直抬至二堂然后出轿,即有礼生引道,先至上房堂屋下立定,然后见仆妇喜娘去请新人。随即闻鼓乐大作,三请新郎入室,与新人参拜天地神佛后,拜吴氏祖先,然后请丈人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