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写家书寄呈文字 游古寺雅赋诗歌
程回至朱宅,张陆等仍回会馆,专等放榜好音。那张陆仇出场后过了三日,将文章恭恭楷楷的誊出送呈朱公评阅,朱公看了一遍甚不满意,仅许张生一人可望,仇陆则恐难出房。屈生将文章誊真请朱公评阅,朱公批云:“兴高采烈,天骨开张,有目共赏,必售无疑。”屈生又录二分送呈乡试两位座师,批语都许以必中。
屈生于是写下家书寄川,禀告老母与丈人,并把三篇文章钞录一并寄去,又写了一封信与吴小姐,又写一信与青阳宫道士,托其打听夏先生消息。屈生写好了信封后命王升交信局寄川,这且不表。
再说那朱公又另择日设席,与程公屈生及张陆仇接场,畅聚了一日。那屈生的座师盛蔡二公亦下帖邀屈生饮酒。屈生两家皆到,领了筵席,还有同乡请,同年请,连日应接不暇。闹了七八天方清闲无事。屈生忙用心写字,习学对策殿试的工夫,一连五日不出门。
那日恰是朱大公子生日,乃四月初二日也。早间屈生入内给朱公夫妇道喜,与公子拜寿,吃过了早面,天气晴明,大公子向屈生道:“今日天色甚好,弟意欲请姊丈同往城外天宁寺去看花,不知有此兴致否?”
屈生道:“愚兄甚愿奉陪,但不知老弟台去游寺,姨丈不见怪否?”
大公子道:“容弟禀明何如?”
屈生道:“那就放心游玩了。”
大公子遂入内禀明父母,说同屈生及兄弟三人往天宁寺游玩请示。朱公夫妇点头应允,吩咐下人跟随,套车二辆,再套车一辆,各坐一车,随带香资给那和尚。
夫人道:“那寺中譬如叫他预备素面,立刻能办否?”
家人禀道:“可以立办,不过要给他下上多些钱。”夫人道:“既如此,何不多带了钱去,你们就叫他备面,下晚吃了面回来,省得饥饿。”大公子与家人答应是,随在账房中支取了银钱,将车雇好,大公子、二公子、屈生三人一齐登车,往城外而去。不多时已到天宁寺,下车入庙,家人通知僧人,叫他预备素面素菜美酒,下晚吃了进城。僧人答应,赶紧安排,那寺里专靠应酬,厨役一切甚是方便,一桌素菜更觉容易。当下厨役备菜,不表。
再说屈生与朱家弟兄入庙到处游玩,先到大殿瞻仰佛像,后至方丈谒见老僧,再往花园中看花,每逢楼阁亭榭,都进去瞻眺。来至一处名大观楼,对面堆了些石山。种些个花草,颇有清幽之境。看那四壁上贴着许多笺纸,乃游人留题诗句也。屈生与两公子逐一看去,有诗句甚佳者,亦有平淡无奇者,更有一二首鄙俚不成诗者。
屈生看罢尚未开言,那朱大公子道:“久仰姊丈诗才美富,今日到此何妨一吐珠玉,留题佳章,俾兄弟二人得以佩诵,一开茅塞?”
屈生道:“愚兄题诗不难,但恐无惊人之句,形诸笔墨,徒贻笑于大方,反不如不作诗,藏拙之为得计也。”
两公子道:“姊丈何太谦?今日务要请教的。”忙唤家人去借笔砚,可有笺纸要几张一并取来。家人尊命去了,即刻回来说:“纸墨笔砚都有了,快请屈姑爷题诗罢。那老和尚一会还要来念诗呢。”
屈生见两公子一定要诗,无奈只得执笔在手,铺下了纸,先写题目道:“清和上浣偕朱氏昆玉游天宁寺题壁”,诗曰:
胜地先从佛地寻,相传古寺此登临。
尘飞不到疑仙境,俗可全忘听梵音。
乔木森森培处久,山林曲曲望中深。
养生还卧阶前鹿,方寸偏饶济物心。
青松翠竹两交柯,绕树盘根画茑萝。
犬解迎人驯不吠,鸟知留客语偏多。
拈花古佛依稀笑,题壁新诗仔细看。
我是东涂西抹惯,昂头天外发狂歌。
题罢了诗,两公子念了一遍,屈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