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回 望王气英雄择主 丁父艰鱼龙护舟
绝,遂即禀了王镇西要丁父忧,王镇西遂不便强留,准他回家守制。萧衍即星夜奔驰,兼道而行,寝食俱废。一日行至江中,正值西北风大作,江中巨浪掀天,船只俱不敢行走,萧衍奔丧性急,那里肯等,因使人驾桨分开水势,逆风而行,无奈狂风惊浪,将船掀得乱转,将要覆没,萧衍忙亲立在船头上,迎风号泣,呼叫道:“父亲,生儿不孝,不能亲自盖棺,情愿死葬波涛相随地下。”说未完,只水面涌出一道霞光,将船罩住。船上水手对面俱看不见,尽皆吓得魄散魂飞。不一时,那霞光退散,众人方看见船边周围有千百的黑影将船扶定,再看那黑影时却是无数的鼋龟蛟龙在水中驾驭而行,任他逆浪狂风,船中稳如磐石,众人无不称奇。到晚住船,计程已来有千里。后有人阅史至此,有诗赞萧衍孝心感格道:

    逆风逆水浪翻天,千里归船似眼前。

    为甚鱼龙来驾驭,帝王福大孝心坚。

    萧衍自此平安还至建康,上表奏知齐主,齐主赐他还家守制。萧衍身躯壮大,到此骨立形销,不似前番,朝臣相见竟有不识者。此时萧懿已来家,萧衍到时,拜见灵柩,痛哭号泣,气绝数次,每哭呕血数升。服内绝不与郗氏同床,不吃大米,只吃大麦,每曰两碗,哀痛备至。因思亲不已,又自己做了一篇《孝思赋》贴于壁上,朝夕坐卧其下,悲吟哭诵。其赋道:

    念过隙之倏忽,悲逝川之不停。践霜露而悽怆,怀燧谷而涕零。仲由念枯鱼而永摹,吾丘感风树而长悲。虽一志而捨生,奉二亲而何期。至如献岁发晖,春日载阳,木散百华,草列众芳。对乐时而无欢,乃触目而伤感。未明启节,日日朝临,木低甘果,树接清阴,不娱悦于怀抱,唯罔极而缠心。寒冰已结,寒条已折,孤雁鸣而哀哀,朔风鼓而烈烈。无一息而缓念,与四时而长切。蒹蒹苍苍,白露为霜,凉气入衣,凄风动裳。心无追而自切,情不触而独伤。灵蛇啣珠以酬志,慈鸟反哺以报亲。在虫鸟其犹尔,况三才之令人。

    萧衍居家时,室中往往有云气冲天而起,忽现忽无,里人看见俱传为异事。萧衍足不出门,只在家守制不提。

    且说柳庆远、陈刚二人在王茂家中日夕谈论些安邦定国济世救民之策,待时而动。忽一日,柳庆远对二人说道:“王气渐渐光明,时已至矣。我三人不可尘埋,当出而从龙可也。”二人听了大喜,遂打点行李盘缠。王茂拜别了父母,各备马匹,一齐出门,三人上路望建康而来。不一日到了建康,只见城中果是帝王之都,繁华与他处不同。怎见得:

    龙蟠虎踞,府号建康,东南接吴楚之邦,直北连齐鲁之境。帝阙高楹,侵汉孙氏故基;皇宫飞栋,冲霄晋朝遺物。三十六条花柳巷,家家热闹;七十二座管弦楼,处处喧哗。桃叶渡头三春柳色,朱雀桥边四季花香。帘拢回合,锁万里之祥云;香气氤氲,结一天之瑞霭。三山接连石城,二水中分幕府。真个是鱼龙变化之乡,果乃是货财辐輳之地。

    三人观之不尽,玩之有余,遂寻了一个歇店,将行李歇下。次日,三人到各处游览,以便物色英雄,走来走去,只觉平常。忽一日,游出城外,到了钟山,看这长江盘旋曲绕之势。三人正观之际,忽见西北上一道紫气直贯入斗牛,柳庆远说道:“原来在此。”即忙指示二人道:“此王气也。”王茂道:“但不知在于何处?”陈刚道:“此气望里分明,料想不远,只依气寻之,自有下落。”柳庆远道:“此气果然不远,只在建康附郭乡村,不上五十里之外。”因问人道:“此去西北五十里是何郡县?”有人说道:“此去就是秣陵郡该管的地方。”柳庆远因对二人说道:“吾观此气离地只有丈余,料此人决不久屈于此,我们须作速去寻访。”遂一径走回,问了店家去秣陵郡之路,次日收拾行囊,望秣陵郡而行。来到城中又访了数日,并不见影响。

    一日,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梁武帝演义简介 >梁武帝演义目录 > 第四回 望王气英雄择主 丁父艰鱼龙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