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十二回 揽内权辣手逞凶 劝过宫引裾极谏
也几乎湿透。到了坛前,祭品均已摆齐,只是没法燃烛,好容易爇着烛光,禁不起封姨作对,随爇随灭。天亦发怒。光宗本已头晕目眩,又被那罡风暴雨,激射下来,越觉站立不住,勉强拜了几拜,令祝官速读祝文。祝官默承意旨,止念了十数句,便算读完,即由侍臣掖帝登辇,踉跄回宫。嗣是终日奄卧,或短叹,或长吁,饮食逐日减少,渐渐的骨瘦形枯。

    李后却乘此干政,外朝奏事,多由她一人作主,独断独行。事为寿皇所闻,轻车视疾,巧值李后出外,遂令左右不必通报,自己悄悄的径入殿幄,揭帐启视,见光宗正在熟寐,不欲惊动,仍敛帐退坐。既而光宗已醒,呼近侍进茗,内侍因报称寿皇在此,光宗矍然惊起,下榻再拜。寿皇看他面色甚癯,倍加怜恤,便令他返寝。一面问他病状,才讲得三两语,外面即趋入一人,形色甚是仓皇,寿皇瞧将过去,不是别人,正是平日蓄恨的李凤娘。李后闻寿皇视疾,不觉惊讶,便三脚两步的赶来,既见寿皇坐着,不得不低头行礼。寿皇问道:“汝在何处?为什么不侍上疾?”李后道:“妾因上体未痊,不能躬亲政务,所有外廷奏牍,由妾收阅,转达宸断。”寿皇不觉哼了一声,又道:“我朝家法,皇后不得预政,就是慈圣、指曹太后。宣仁指高太后。两朝,母后垂帘,也必与宰臣商议,未尝专断,我闻汝自恃才能,一切国事,擅自主张,这是我家法所不许哩。”李后无词可对,只好强辩道:“妾不敢违背祖制,所有裁决事件,仍由皇上作主。”寿皇正色道:“你也不必瞒我,你想上病为何而起?为何而增?”李后便呜咽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奈何推在妾一人身上?”寿皇道:“上天震怒,便是示儆。”说至此,闻光宗在卧榻上,叹了一声,触着心病了。因即止住了口,不复再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只劝慰光宗数语,即起身出去。光宗下榻送父,被李后竖起柳眉,瞋目一瞧,顿时缩住了脚。如此怕妻,真是可怜。李后俟寿皇去远,免不得带哭带骂,又扰乱了好多时。光宗只好闭目不语,听她咒诅罢了。

    自光宗增病后,经御医多方调治,服药数十百剂,直至三年三月,才得告痊,亲御延和殿听政。群臣请朝重华宫,光宗不从,从前寿皇诞辰,及岁定节序,例应往朝,只因光宗多疾,辄由寿皇降旨罢免。至是群臣因请朝不许,再联络宰辅百官,以及韦布人士,伏阙泣谏。光宗始勉强允诺。谁知一过数日,仍然不往。宰执等又复奏请,方于夏四月间,往朝一次,自后并不再往。到了五月,光宗旧病复发,朝政依旧不管,哪里还顾及重华宫。及长至节相近,病已痊可,逐日视朝。节前一日,丞相留正等,面奏光宗,请次日往朝寿皇,光宗不答。留正只好约同百官,于翌晨齐集重华宫,入谒称庆,礼毕退归。兵部尚书罗点,给事中尤袤,中书舍人黄裳,御史黄度,尚书左选郎官叶适等,复上疏请朝重华宫,仍不见报。秘书郎彭龟年,更上书极谏,略云:

    寿皇之事高宗,备极子道,此陛下所亲睹也。况寿皇今日,止有陛下一人,圣心惓惓,不言可知。特遇过宫日分,陛下或迟其行,则寿皇不容不降免到宫之旨,盖为陛下辞责于人,使人不得以窃议陛下,其心非不愿陛下之来。自古人君处骨肉之间,多不与外臣谋,而与小人谋之,所以交哄日深,疑隙日大,今日两宫万万无此。然臣所忧者,外无韩琦、富弼、吕诲、司马光之臣,而小人之中,已有任守忠者在焉。宰执侍从,但能推父子之爱,调停重华,台谏但能仗父子之义,责望人主,至于疑间之根,盘固不去,曾无一语及之。今内侍间谍两宫者,实不止一人,独陈源在寿皇朝,得罪至重,近复进用,外人皆谓离间之机,必自源始。宜亟发威断,首逐陈源,然后肃命銮舆,负罪引慝,以谢寿皇,使父子欢然,宗社有赖,讵不幸欤!

    是时吏部尚书赵汝愚,未曾入奏,龟年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宋史通俗演义简介 >宋史通俗演义目录 > 第八十二回 揽内权辣手逞凶 劝过宫引裾极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