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二回 高行周夜观星象 苏逢吉耸驾丧军
贼兵。”汉主听奏,大喜道:“若得太师一行,朕无忧矣。”苏逢吉又奏道:“臣受君恩,故愿舍此微命,报答陛下。但须请陛下御驾亲征,才好立功奏绩。”汉主道:“老太师既肯前去杀贼,为甚要朕亲征?”苏逢吉道:“微臣出去,只带手下兵将,其中勤惰不一,焉肯悉皆用命?惟陛下亲征,又得满朝文武保驾:一则御驾监临,诸臣皆愿效力;二则天威所至,添助军威,并力齐心,便可成功矣。”原来苏逢吉惟恐不能取胜,故要汉主带着文武,御驾亲征。他的奸心以为,不能取胜,大家一窝儿都死,倒也干净;若是文武都要性命,自然出力厮杀,断无不胜之理。这是奸臣设心不善,说话偏是循理,往往如此。怎奈汉主一来年轻,不谙大体;二来从幼不会打仗冲锋,怎知一枪一刀的事业,行兵摆阵的机谋?听得苏逢吉说得这般容易,心下便满望杀退郭兵,回来原坐金銮。当下汉主又说道:“大师既要朕亲征,速速挑选了人马,然后启行。”苏逢吉领旨出朝,把十万御林军挑选了五万。次日,调出封丘门外扎营,然后来请圣驾出城。汉主传下旨意:满朝文武,无论大小官员,多要随征保驾;倘有一官不到者,即以叛逆论。文武见此旨意,没奈何,一个个战战兢兢,只得舍着性命去保驾。

    那汉主领文武出了城,带了人马至七里店安下营盘。远望郭兵,枪刀耀日,旗帜漫天,甚是利害。又听得郭营内炮响震天,唬得心惊胆裂,便传旨要宣苏逢吉来商议。当驾官奏道:“苏丞相正在前面督兵,分拨将士出战。”汉主暗自忖道:“朕的人马不少,况有苏太师在前督阵,料然不妨。即使叛贼杀来,自有太师迎敌,也不能就到朕的面前。”因此把胆儿略略放大了些。那苏逢吉在前面见了郭兵如此势大,心中其实害怕,无奈势成骑虎,只得勉强前去厮杀。领了一万精锐兵马,带了数员骁勇偏将,离那御营有二里多路,扎住阵脚。那郭威带领众将,也到阵前。两边排开阵势,发动战鼓。郭威望见汉阵后面还有一支大队人马,安住营盘,知是汉主亲征,便问众将道:“那位将军出去见阵?”只听得背后冲出一员大将,应声而答道:“小将韩通,愿决一阵。”说罢,带着家将,催马上前,大声喝道:“有能事的前来会俺。”苏逢吉见来将甚是英雄,但见:

    头戴银盔,身穿铠甲,手执长枪,骑坐高马,立于阵前,威风凛凛。

    苏逢吉便问众将:“谁敢上前擒贼?”早有禁军教师索文俊,勒马抡刀,顶盔贯甲,厉声大叫道:“丞相,待末将去擒拿叛贼。”说罢,拍马冲来,望韩通直奔。韩通拍马相迎。二将刀枪并举,大战沙场。两边战鼓如雷,对阵喊声大举。苏逢吉尼索文俊不能取胜,又点四员汉将出来,乃是孙礼、牛洪、刘成、吴坤,一齐出马,各举兵器,上前助战。郭营内恼了大将王峻,举起大斧,奔至阵前接战。后面又有骁将曹英、王豹,监军柴荣,一齐出马,举兵器寻对儿厮杀,真好一场大战。有诗为证:

    两阵咚咚战鼓催,疆场十将逞英威。

    刀枪抵敌寒光迸,斧戟奔迎电闪辉。

    杀气弥漫天欲暗,征尘荡舞日无晖。

    从来争斗皆如此,谁是麒麟名姓归?

    军师王朴,也在营前观战,对史彦超道:“史将军,你看那军前骑赤马、穿红袍的,就是苏逢吉,你杀兄之仇,今日不报,等待何时?”史彦超听说杀兄之贼现在军前,举眼一望,果见苏逢吉提刀坐马,在阵前监战。登时心头火发,环眼睁红,把坐马一拍,双足一磕,挺起长枪,望汉营冲来,高声喊骂道:“奸贼!我只说你长时当道,长亨富贵;谁知你错过午时,一般也有今日。可见我兄长有灵,冤家相遇。不要走,我来取你的命也。”那苏逢吉一见史彦超,轰走了三魂,惊掉了六魄,不敢交战,回马拖枪,望东而走。史彦超随后追赶。那阵上交战的汉将,见主将已走,各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飞龙全传简介 >飞龙全传目录 > 第三十二回 高行周夜观星象 苏逢吉耸驾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