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
一切众生。
此会诸菩萨者,十万大菩萨摩诃萨也。兼及末世一切众生。十万菩萨是现前当机,末世一切众生是表经法流通广义。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圆觉经小乘非其境界,故特言修大乘者。
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普贤菩萨请问修行。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众生身心,无非无明。若彼众生知无明如幻者,则身心皆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是无实体。如此说来,能修无有实体,所修亦无实体。既无实体,当无能修亦无所修,云何以幻还修于幻呢?
如果以幻还修于幻,当诸幻性,一切尽灭之时,则无有心。因为心本如幻,一切幻性尽灭,则心亦灭尽。既无有心,谁为修行呢?云何如来复说修行如幻呢?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既然幻心灭尽,当无能修行者。既无能修行者,当无有修行。若诸众生本不修行,则于生死无明之中,常居幻化。若常居幻化,便不能了知无明虚妄如幻的境界。那么怎能令此无明妄想心,获得解脱呢?
普贤菩萨为诸众生故,展转请问于佛。主要是为有一般众生,闻说如幻,便执著如幻非为实有,是和真实截然不同的。这样依然不如实知一法界。以不如实知一法界故,没入生死,不得出离。于是请问于佛,期佛开示。
当知非是真外有妄,妄外有真。而是真为妄之真,妄为真之妄,真透妄末,妄彻真源,如是方成一法界。如幻之法,当即无体,即此无体,便是真如。而真如无性,无性随缘成万法,翻然便生死。故曰真如随缘是生死,生死无性是真如。学佛之人,应向此处会,方得受用。
法有世谛,有第一义谛。世谛之法,依他而起。法依他起,必无自性。如果法有自性,便无须依他而起。既依他起,便无自性。法无自性,是无其法。故一切诸法,皆如幻化。而凡夫众生,计著如幻之法实有,于依他起上成遍计执。以遍计执,落入生死,是故当破。
依他起无有自性,无性随缘能成一切法,即此无性,便是圆成实。故智者于依他起上,会入圆成实。此所谓了达世谛者,即能入第一义谛。入第一义谛,即能入涅槃。
圆成实者,即是圆觉。故如幻非是圆觉以外,而是如幻无性即是圆觉,圆觉随缘便成如幻也。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此经唯显如来境界,顿机众生始得开悟。在会十万大菩萨摩诃萨固然不以为难,但末世一切众生若不借方便渐次修习,难望成就。所以普贤菩萨为末世一切众生启请,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世尊先赞叹普贤菩萨,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修习如幻三昧方便渐次。
如幻三昧者,菩萨如实知一切法缘生如幻,如幻无性,即是真如。菩萨如是知已,乃能不被外境所转,能转一切法。如是境界,名如幻三昧。
得如幻三昧者,即是证入圆觉。何以故?因为若人知如幻者,则知诸法缘生无性。知诸法缘生无性,便可悟入圆觉,悟入圆觉便离诸幻。